第217章 夜校

 隨著周正的動作加快,加上村裡來了不少人,周正按照記憶中《軍用兩地人才之友》《土法制造水泥工藝》的要求,因地制宜,做出了符合這個時代要求的器械和燒窯。

 條件限制,以生產普通水泥為主,主要使用石灰石和黏土類材料,按合適比例經高溫煅燒,加入適量石膏,磨製成水硬性膠凝材料。

 這是後世,全國各地,遍地開花的小作坊生產方法。

 生產簡單,取材方便,操作要求低,適合小規模生產。

 而民族水泥企業在1893年就停工,要到1907年才重新開辦,這個行業現在正處於國內空白時期。

 目前國內的水泥,大部分依賴進口,價格昂貴。

 且水泥生產技術不高,能吸納勞動力,見效快,對其他行業的衝擊小,利潤一般,不容易引起其他人注意。

 這是周正考慮良久,才決定的發展起點。

 帶著生產的第一桶水泥,周正去找了刀哥,承諾以市場價五折的價格提供給他,能賣多少價格是刀哥的事。

 即便周正的水泥是土法水泥,但質量並不比現在的洋灰差,刀哥欣喜若狂,拍下胸脯接下了這件事。

 解決了出貨問題,水泥廠發展一日千里,吸納了村裡的剩餘勞動力,周正為了加強對水泥廠的管理,逐漸開設了食堂,重建了學校,修建了工人體育場。

 事情到這一步,周正又把村裡的農業產品全部收購,將整個村子納入他的管理體系,各色人才被重用,養殖業跟著開辦起來,其餘各種生活百貨也慢慢開始涉足。

 半年時間過去,時間來到1906年5月。

 趙大牛從家裡帶上自己作業本,推門走了出去。

 他們已經從後山搬下,在村裡選了宅基地,建了新房子。

 “趙組長好!”

 “鄉親們好!”

 走在水泥路上,正在修路的工人都在向他問好。

 這些,是附近村子的人,齊下村產業發展起來後,吸引了附近的人來幹活,正好大家都掙了錢,村裡又建了個磚廠,於是新的建設開始了。

 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裡,村裡來者不懼,通通安排進廠,經過一個月實習,夜校考試及格才能轉正。

 “砰!砰!砰!”

 這是學校裡打籃球的聲音。

 趙大牛看向新建的小學,裡面修了籃球場,很多下午放學的孩子們就在裡面打籃球。

 以前,他們這個時候已經去地裡幫大人幹活,現在村裡發展起來,孩子們也有了真正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