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 作品

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帝一定是知道的

 太子妃也很是恭順地道:“多謝母后關心,兒臣一切都好。”她稍微停頓一下,顯然是也看出了皇后神色裡的疲倦和愁緒,不禁面露羞愧之色,說道:“都是兒臣無用,不能替母后分憂,讓母后辛苦勞累了。”

 皇后聞言,輕輕地嘆了口氣,神色落寞地道:“是本宮想多為顯宜做點事,本宮能為她做的,也就這些了。”

 這一次,不同於那次為外戚使臣接風的宮宴。對於顯宜的嫁妝、行李的打點,包括今日的儀式、出行安排,以及宮人調配等諸多事務,皇后幾乎是事無鉅細,親力親為,並沒有讓太子妃從旁協助。

 不過,因為太子妃職責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時常要進宮陪伴皇后,並跟著皇后學習利益和規矩。因此,她雖然沒有插手顯宜的備嫁,卻全程見證了皇后準備的過程。

 小到顯宜的首飾細節,大到今日的儀式佈置,甚至還有行程路線,皇后反覆斟酌過每一個緩解,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會出現問題的地方。顯宜今日的揄翟,以及成婚時要穿的嫁衣,光她知道的,就改制了七八次。

 深知皇后的一片慈母之心,太子妃便出言安慰道:“母后,您且放寬心。您要多多保重身體,等過幾年,公主生下品亟,或者……她就會回來了。到時候,她還是能再陪在您身邊的。”

 她這番話確實是產生了一定的安慰效果,皇后的神情終於漸漸振作起來。

 看到皇后的反應,另一邊的雲沛卻靜靜地低下了頭。她低垂著眼睛,沉默不語。

 按照大幽朝的祖制,和親公主只要誕下後嗣,待子女滿週歲後,就有權提出回朝探親。不僅如此,等到子嗣年滿五歲以後,公主便可以根據個人意願,選擇返回本國或者是繼續留在友邦。

 此外,若是和親對象身故,那麼派去和親的公主,只要服滿三年的齊衰之禮,同樣是可以回朝的。

 雲沛心裡清楚,秀作的那位老列亟年事已高,已近耄耋之年。與指望顯宜誕下子嗣相比,實際上,她們更加希望那位列亟早日過身。如此一來,顯宜就能早日歸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