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莽山 作品

第229章 家家爆谷卜年華

 如今這種曾經遍佈大街小巷的老式手搖式爆米花已經不多見了,逐漸被新型的爆米花機所取代。

 存在於各大商場、遊樂園、電影院之中。

 嗯,今年的春節時期,大街上也偶能遇見。

 冒著大雪,站在街邊,就為了幾兩碎銀子。或許辛苦一個春節,賺了錢可以給孩子交學費……

 “東入吳門十萬家,家家爆谷卜年華。”

 在宋朝之前,華夏的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隨著大量人口的南遷,至宋代開始,逐漸南移。

 到新年之際,吳越地區的百姓都會用爆米花的方式占卜新一年的吉凶,即“卜谷”。

 客家人在雨水節氣“佔稻色”和吳越百姓的“卜谷”甚至可以說是同一事物的兩種方式。

 在時間上、占卜方式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不管是“卜谷”還是“佔稻色”,都是通過爆糯米花的形式進行。

 通過觀察爆米花的“成色”來預測來年的豐收情況。

 所謂“成色”,就是白花花的爆米花越多,預示著來年稻子將會獲得大豐收;反之,爆出來的米花較少,或者大多都是硬邦邦的,則預示著來年收成不好,米價將要上漲。

 硬邦邦的爆米花,俗稱不脆。

 客家人諺語曰:“雨打上元宵,早禾壓斷腰;雨打殘燈碗,早禾一把杆。”

 上元宵也就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這一日是天官大帝,全稱為上元一品九炁賜福天官元陽大帝紫微帝君的誕辰。

 元宵節起源於漢代,後世元宵節吃湯圓,這湯圓也是起源於宋朝。宋朝經濟的繁榮在其各色小吃中可見一斑。

 在民間這一天,有天官賜福的說法。

 “雨打上元宵,早禾壓斷腰。”元宵之夜,下一場雨,雨水落在花燈之上,則預示著禾苗壯碩,顆粒飽滿,預兆著豐收之年。

 “雨打殘燈碗,早禾一把杆。”所謂的“殘燈碗”,指的是正月十六這一天。正月裡來鬧花燈,過了正月十五,就要落燈了。

 燈油也差不多燃盡,只剩下一個燈碗。如果這一天雨水到來,則預示著不利於穀物的生長,莊稼只剩下“一把杆”。

 農耕時代,靠天吃飯,人們多有祈求上天,希望蒼天庇護,五穀豐登。

 “正月十六晴,種田不問神。”

 如果正月十六這一日天氣晴朗,則說明今年年景好,豐收在望。

 正月十六晴,百姓笑開顏。

 實踐出真知,古人是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