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照夜白 作品

第41章 青山公子(求追讀)

李隱白給的兩摞書,古今典籍,諸子百家,幾乎都有。

兩天時間,許願翻了個遍。

但是……

一無所獲。

中間有個小插曲,就是每當許願半夜挑燈夜戰的夜半子時,一抬頭,準能看見‘楊童生’一襲紅衣,抱著白狐,眼神綠油油的盯著自己。

每當這時,許願總會發出一聲驚恐的叫喊。

一連兩天,皆是如此。

不是許願膽小,著實是因為,那副場面,太嚇人了。

而那兩百黑衣,這兩天也都換下了統一的行頭。

聽宋慈說,以後不知道要在小鎮待多久,不能總閒著,就讓這兩百黑衣分別找了謀生的門路。

而此刻將許長安面癱擠得滿滿當當形形色色的食客,大部分都是黑衣人來著。

當然,不吃白食,是給錢的那種。

值得一提的是,宋慈竟然放下身段,在許長安的麵攤上幫起了忙。

堂堂之前的青山縣巡檢,竟然在吃了許長安一碗餛飩之後,十分認真的跟許長安學起了做面。

至於那個被青山印中戰旗斷了雙腿的土十八,被另外兩個巡檢帶著,在小鎮另一邊租了個小院,養傷去了。

反正這兩天許願是沒有看到過他,也樂得清淨。

兩百多人,融入小鎮的兩天裡,在起初翻騰了些許浪花之外,很快,除了還在婦人們口中流傳,再沒了什麼動靜。

一切,在燭林小鎮來來往往的人流中,如一滴水,融入了江海。

只是回想這兩天發生的事情,許願已經覺得頭大了。

如今的許願,滿腦子只有一件事。

怎麼才算讀書讀到神?

又怎麼才能在祖竅中凝聚出一枚與心性相契合的神通文字。

什麼是神通文字呢?

按照李隱白的說法,所謂神通文字,就是以人至真的一點心神,點亮眾生迷茫的慧根。

那為什麼是文字呢?

是因為文字流傳幾千年,從古至今,每一枚文字都在每一個眾生中兜兜轉轉過,無形之中,文字便被賦予了眾生的精氣神。

李隱白舉了個很形象的例子。

一個人,從出生被賦予名字,那他的名字是不是跟著此人被叫了一輩子。

而這個人跟被叫到名字瞬間的反應,便是一點慧根所在。

再比如,追古溯今,是不是每個文字都被不同的人使用過?而每個使用過相同文字的人,便會對文字賦予一點慧根。

而這些人中,有販夫走卒,有書生武夫,有將相大儒,甚至也有傳說中的神將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