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學84 作品

天降大任 187研究三絃琴




尤其是送來的這幾品三絃木琴,鑲嵌著各種金銀珠寶,尊貴中散發著芬芳,頗有華麗奪目之氣,其中一款優雅馥郁、造型獨特,令子因愛不釋手。



因此餘下的時光,木子因便是在宮中、獨自琢磨三絃琴的門道,間或與一些宮廷的老樂師學習交談,有時子因也請教此中格調指法。



這天,木子因極度興奮,端坐於宮門前打算演奏新學的《蘭花曲》,信手剛彈出一個音符,餘音未盡就聽“啪”一聲,琴絃已震斷,隨即就見斜對面不遠的假山一角,傳來“嘭”地悶響。



煙塵飛揚,碎落的一塊珊瑚石,迅速滾入水池中,小魚兒受到不小的驚嚇,飛速遊走了,木子因知道不妙連聲可惜。



王宮老樂師還不曾發覺原因,只道是木子因的手勁,比常人大、顯得笨拙,力道角度沒有拿準,忙起身過來,欲行手把手教子因。



但看情形修復不便,便命人重新換取一架三絃琴,木子因知道緣故,搖頭回絕老樂師,起身婉轉說明,因自己今天心情不佳,明日再向老師請教。



這支三絃琴因此斷損了一根弦,子因很是自責,因為這款三絃琴材質異乎尋常,芬芳高雅光彩絢麗,弦絲也是與眾不同,一時根本難以修復,儘管子因一直呵護有加,內心存有把它帶回中原的想法,雖然最終未能如願。



自從在梨花谷,為了彈奏姑射神人的石琴,子因不得不練就了乘雲氣功,後來浪跡京都因故加入文天教,木子因就未曾摸過琴絃,直至在尼山文天壇醉酒後,擺弄過大樂房的魔幻三十二絃。



雖然那時、他彈得極為如意,但這畢竟都不是普通的琴,回想從姑射山學琴以來,直到今天子因才多少明白,尋常的琴絃,自己恐怕彈不了了,不免有些懊惱後悔,所以,他打算將這斷絃之琴、帶回文天壇留作紀念。



三個月轉眼即過,木子因終不習慣王宮生活,便向公主請辭,文房四寶也向公主稟明,已完成先教主遺命,不便再尋藉口駐留遊玩,願同木天師一起,迴文天教覆命。



微生公子見狀,也理智地在一旁點頭,此前一個月,木子因曾提出返回中原,卻被微生公子勸阻,聲稱風向不對、安全難以把握。而今東風已到,微生不好再繼續挽留木子因,畢竟,他是文天教的天師,重任在肩。



幾個人惺惺相惜,邊走邊說,來到王城的風雨臺,微生絕藍因此說道:



“賢弟,你來留求國已數月,中原武林紛繁雜亂,諸多事務恐怕也確實離不開賢弟,天孫氏復國成功,不管怎麼說,還是要多謝賢弟和教中兄弟鼎力相助。此番歸途微生些許放心不下,好在這些船員,是我結識的航海老手,也是我孃舅家的遠親,東風浩蕩、不出三天,就可踏上故土。只是由此國務纏身,為兄只怕遠行成夢,倘思念不止、何以解憂……”



木子因數日前就已知道,結義兄長微生絕藍高升,因國相甘休年老力衰,再三向公主陳情,自己不堪重任日夜惶恐,為不使誤國誤民,請公主殿下另擇賢能,所以天孫玲瓏提議,由微生公子出任國相一職。



微生絕藍文韜武略、年輕有為,而且氣度雍容俯仰得體、更兼謙虛正直,數月來好評不斷,更何況一干大小官員皆知,微生公子與天孫公主,關係非同一般,加上覆國留求,功業彪炳史冊、無人能及,由他總管國中大小事務,也算是眾望所歸。



其實,天孫玲瓏早就有意任用微生公子,但畢竟初履王宮、接觸權柄,凡事得循序漸進,任命老按司甘休是一種策略,也意在安撫朝中老、中、青各階官員,一旦國務步入正軌,許多職務自然就得按功勞和能力來說話。



況微生公子在文天教歷練多年,身居要職統領數千教眾,其組織決斷、運籌帷幄是有目共睹,天園主人如何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