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仙長安 作品

第267章 伯義可願與抵足而眠

“伯義此言差矣,一年不能改變,那就十年,十年不能改變,那就百年,孤正值壯年,至少還能活百年,而伯義和周寬這等少年俊傑,三四百年的也是理所當然,何必氣餒?”漢王意氣風發道。

“末將受教。”紀仁道,在這一點上,面前這一位是真的有資格這麼說。

當年齊帝由袁家扶持,差一點就袁與張共天下。

老實說,紀仁覺得太子這麼遲生下來,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當年齊帝不想跟皇后生孩子。

不然的話,有了兒子,齊帝的價值就大大降低了。

而皇后不生子,其餘妃子生子遇到的風險自然就更大了。

第一個出生的魏王能活下來,全靠曹家和夏侯家兩家死保。

而漢王這邊相比魏王更艱難,雖說三國劉家的實力其實並不弱,廢史立牧的劉焉,單騎定荊州的劉表,以不被採納計謀而揚名的劉曄

但大齊這邊的劉家,他意志並不統一啊。

就像三國時候,一大群的劉家州牧,南方荊益揚州的刺史都是姓劉,但哪個都沒幫哪個?

所以漢王前半生,真的是如履薄冰,挫折不斷。

也或許是因為這樣,他才能完美地契合劉備的法相吧。

畢竟老劉幼年喪父,爭霸的經歷都不是起起落落,而是起落落落起落

在這一點上面,漢王也算得上勵志典範。

“私下不必如此拘謹。孤與威國公不分彼此,你和威國公子侄相交,又救關家,便是自己人。”漢王笑道。

“那有一句話,我不知當問不當問?”紀仁問道。

“問吧。”漢王溫和地笑道。

“陛下到底是如何謀劃的?來的時候,我聽張勇說,如今陛下局勢不妙,被董操大軍威逼,形勢岌岌可危,但在這之前,魏王和漢王都離開了,這不合理,怎麼看都像是早有謀劃的一樣。漢王可知其中內情?”紀仁道。

“不錯,這些都是父皇的安排。”漢王開門見山道。

“為什麼?若是漢王和魏王聯手,加上陛下此刻軍力,擊敗董操應該不難吧。”紀仁問道。

“擊敗不難,擊殺難。董操此僚,不僅兇殘成性,更擅逃遁,當年那等局勢,都沒能拿下他,此番若是不徹底逼出他所有後手,難保還會放虎歸山。而且董操這些年也不是什麼都沒做,你既查封了董家莊園,想來也明白他這些年,在涼州的佈置,凝聚涼州山水人和,成風水大陣。要真的斬殺他,也要破了這風水陣。”漢王緩緩講來,“所以在那日禿髮軻比他們叛亂,父皇讓我去追擊的時候,暗中囑咐,我和皇兄各領一軍,他斬外敵,我清內患。既然董操要動手,那就讓他們完全動手,看看到底這西涼有多少人和他們勾結。”

“所以陛下這是以自身為餌?”雖然之前就有些猜測,但是當真的得到漢王的證實,紀仁還是忍不住吃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