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夜 作品

楔子 楔子




洛娮娮認命,從未想著要反抗,她也自認為自己已經將這一點表現的足夠明顯。這是和她先前嫁出去的那些姐姐完全不同的。但即便如此,隨行左右的侍衛一根弦依舊緊繃著,生怕她中途從馬轎裡跳出來逃了。



洛娮娮若是逃了,送親隊伍中的所有人都沒法向洛丞相交代;洛娮娮若是逃了,丞相府中的所有人也沒法向聖上交代;洛娮娮若是逃了,甚至整個中土都沒法向西域交代。



她不能逃。



雖從未有人叮囑,但這一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這是跟人命搭上關係了,就連平日裡跟洛娮娮“最親”的侍女玉蘭,抱春都將馬轎緊盯著,盯到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也沒移開過眼。



這大三伏天,竟冷得像冬日。



洛娮娮穩當地坐在馬轎裡,重新蓋上紅蓋頭,一遮遮住整張臉。周遭除了馬蹄踏沙聲之外,也就只摻著風聲。



……



時間好像又過了許久,馬轎突然停了。外面稍微安靜了片刻,便有人開始敲鑼打鼓。一群人嘴裡唸唸有詞的,其中還夾雜著洛娮娮聽不懂的西域方言。



她不用探出頭去便知道,這是送別儀式。先前從丞相府私塾那裡偷過一本禁書,裡面就是這樣形容送別禮的。



洛娮娮還是頭一回聽人奏起送別禮的曲子,竟跟自己想象中差不多,聒噪,刺耳。但也好在這曲子僅僅只是聒噪,沒有編的那麼傷春悲秋,否則又該遭洛娮娮心裡唾棄了。



那個年代交通不便利,遠嫁出去的姑娘一別便是永別。送親的隊伍中貌似沒人因此感到難過,更多人臉上浮現出終於完成使命的那種輕鬆,愉悅的表情。



洛娮娮被玉蘭,抱春攙扶著下了馬轎,有人見她探出身子,才裝模作樣的啼哭起來。



也興許是這三伏天惹的人煩躁,洛娮娮微微凝眉,回頭淡淡道:“你們這一路上也辛苦了,就不必費這般功夫了。”



娮娮的聲音像泉水,輕靈悅耳,乾淨透亮。



她冷不丁的這麼一句嘲諷,隊伍中便有人緩緩抬首,小心翼翼地在暗處窺探她幾眼。



她的聲音好聽,說話也乾淨利落。



她的話像一把利刃,卻意外地沒刺傷任何人。



……



儀式開始了。



外邊天氣酷熱乾燥,洛娮娮蒙著紅蓋頭,一下轎子就被悶得有些頭昏腦漲。



她看不見眼前的路,一低頭,腳下都是花白的石子兒,帶著溫度,有些燙腳。石子兒反射太陽的光在她眼睛裡,多看一眼,眼睛就感到脹痛了。



除了這些,周圍還有人說著些“好聽”的恭敬話,什麼祝友誼長存,祝百年好合。可西域和中土哪裡說得上友誼,那前幾百年兩國一有矛盾就爭得死去活來,仗打得民不聊生。要不是後來雙方不情不願地給了對方些資源和好處,這仗還不知道要打多久才能消停。



洛娮娮聽這些話聽得眉頭緊鎖,而在她視線之外的地方,也有一個年輕少年同她一樣緊蹙著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