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未明 作品

第40章 太后壓制

 “劉徹即位之初,以太皇太后竇氏和皇太后王氏為代表的外戚勢力非常大,劉徹雖然是一國之君,但仍要奏事東宮,將國家政務向太后彙報。” 

 “當時漢朝崇尚黃老之術,主張君主無為而治還主張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因此得到漢朝統治者的喜愛,也起到了恢復經濟的作用。從漢高祖到武帝即位時,黃老之學十分盛行。” 

 嬴政“唔”了一聲,黃老之學麼? 

 所謂的黃老之學,早在東周時期戰國就已經形成,在齊國稷下與魏國時期成為一種流行的社會思潮。 

 只不過秦國崇法家,對黃老之學不太感冒。 

 嬴政有心做出改變,既如此,倒可以研究一下其他學說,但也不是說完全拋棄法家。 

 劉邦喝著小酒,神色漫不經心,但呂雉知道他正逐字逐句地聽著。 

 外戚,這倒是個問題。 

 如果新帝年紀小,太后參與國事是必不可少的,畢竟太后是皇帝母親,天然就是皇位的支持者。 

 沒有意外的話,太子劉盈登基之後,呂雉身為太后也會理所當然地參與政務——畢竟在劉邦眼裡,劉盈似乎並不是合格的後繼之君。 

 一個不是那麼靠譜的皇帝,自然需要呂后在背後襄助。 

 不過,太后的權勢太大也不行,外戚也是讓皇帝頭疼的一個問題。 

 “劉徹偏向儒學,建元元年六月,劉徹罷免丞相衛綰和御史大夫直不疑,將魏其侯竇嬰任命為丞相,武安侯田蚡任命為太尉,這兩個人都喜愛儒家學說,又推薦趙綰當了御史大夫,王臧擔任郎中令,趙綰和王臧都是大儒申公的弟子。” 

 “除此之外,劉徹又命丞相等重臣舉薦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並派人以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徵召申公,雖然他對申公並不滿意,仍任命他為太中大夫。同時議定修明堂、改正朔、易服色及巡狩封禪等儒家禮制。” 

 景帝失笑:“臭小子,朕千挑萬選了溫厚的衛綰,他偏不用!” 

 王夫人語笑嫣然地說:“徹兒年少,總有些不同的看法。” 

 景帝哼了一聲:“朕看他就是膽子太大!” 

 黃老之學,從高祖到先帝一直都在用,劉徹一個剛上位的小兒就敢反其道而行之,這不是膽大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