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妥協

 對於方孝孺的過往,陳默已經從史書瞭解過了一遍。

 這位當世大儒寧死不屈,在文武百官面前痛斥朱棣,最後成為了華夏曆史上第一個被株連十族的猛人。

 只是隨著他的穿越,他改變了方孝孺的命運,也改變了其他千萬人的命運。

 “朕也想過要赦免靖難遺孤,畢竟都是朕的子民,都是大明的臣子。”

 “只是有些事情你並不瞭解,你以為坐上這個皇位,真的就能夠揮斥方遒了嗎?”

 “朕不是你們所想象的那樣獨斷專橫,其實很多的事情朕都需要和大臣們百般商議。”

 “就比如之前兵發朝鮮的事情,兵部同意,吏部同意,戶部卻偏偏反對,非說今年的收成不好,貿然動兵可能會勞民傷財。”

 “很多時候你們都以為這朝堂是朕的一言堂,以為那些王公大臣都要看朕的面子行事。”

 “可實際上整座朝堂之內,朕才是受制最多的那個人!”

 “這次靖難遺孤的事情,應該是你和老大一起商量的主意吧?”

 陳默剛想開口為朱高熾辯解,卻見朱棣擺手說道:“你不用替他爭辯,朕知道這事情就是他的主張。”

 “朕也不是真的怪他妄做決定,畢竟這件事情朕也曾經考慮過。”

 “但是這件事情唯獨不能從你們兩人的口中說出來。”

 “你老師方孝孺是前朝舊臣,如今位高權重,朝廷中有很多的官員對他都不滿意。”

 “至於太子,他提及這件事情,那就是對朕的治國策略不滿,是對朕有意見。”

 “我之所以會在朝堂之上勃然大怒,你以為真的是因為你們主張赦免靖難遺孤嗎?我是在氣你們不長腦子!”

 “你看看你受罰那天,滿朝文武有幾人願意替你說話?”

 “你自己的根基尚且不穩,卻想著要為別人遮風擋雨,你覺得你有這個資格嗎?”

 朱棣這話雖然難聽,可陳默卻還是感覺心中湧起了一股暖意。

 此時的朱棣彷彿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天子,而是與他關係密切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