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翰林書院

 李宗元之前問他師承何人的經歷他現在仍然歷歷在目。

 若是方孝孺也在朝中為官,那他又怎敢如此刁難自己?

 可能是擔心陳默不願自降身份,方孝孺隨即又對他說道:“你現在還年輕,就算日後想要入朝為官,那也還有許多的機會。”

 “可如今你太過耀眼,很可能會成為朝中文武針對的對象,現在選擇急流勇退,也不失為是明智之舉,韜光養晦,日後才能厚積薄發!”

 陳默自然也明白方孝孺的這番勸解是為了自己好。

 而且朱高煦之前的針對已經讓他隱約感受到了一絲危機。

 如今方孝孺再次提及此事,陳默當即表態道:“老師說的沒錯,這的確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機會,明天早朝我會親自向陛下請命,能如您一般教書育人,也是學生一直以來的心願!”

 陳默雖然想要按照方孝孺的囑託,激流勇退。

 但他卻不知道何為樹欲靜而風不止。

 他之前在朝堂上的慷慨陳詞已經讓聯名死諫的文士集團將他視作眼中釘,肉中刺。

 而輸了賭約的朱高煦現在也已經對陳默懷恨在心。

 朱高煦之所以會如此痛恨陳默,並不是因為陳默表現的太過出眾。

 他就算沒有被冊封為太子,可好歹也是陛下欽封的漢王。

 陳默表現的再過出眾,可也不過是一名臣子而已。

 於情來說,兩人任何的利益糾葛,而且如果是為了大明王朝的社稷考慮,那朱高煦還應該對陳默大力支持才對。

 只可惜陳默是朱棣為朱高煦扶持的力量,是潛在的太子黨。

 他之前的種種表現已經讓對皇位垂涎已久的朱高煦感受到了危機。

 陳默如果真的投奔到太子麾下,那他又能拿什麼和太子相爭?

 是對朱棣俯首帖耳的錦衣衛,還是朱高燧北鎮撫司?

 一想到這裡,朱高煦對陳默的忌憚就越來越深!

 朱棣最痛恨藩王和朝臣暗通款曲。

 身為漢王的朱高煦自然不會犯這一點錯誤。

 身為漢王,就算他不和那些官員勾結,他也同樣有辦法對付陳默。

 而現在他所需要的,不過只是一個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