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猜忌

 “如今北平的班底,多數全都是老大提拔上來的文官。”

 “他想在日後也發動一場同樣的靖難之役,而你,就是他買通的說客之一。”

 “朕要立誰當太子,難道還需要詢問你們的意見嗎?”

 說到此處,朱棣逐漸變得暴躁起來。

 見此情景,陳默開口解釋道:“殿下,要立誰當太子,是您主動問起來的。”

 “我之所以推舉您的長子,主要也是因為朱高熾能力出眾,當初您發動靖難,僅憑八百人便大破宋忠,耿炳文的軍隊。”

 “先皇朱允炆為了鞏固地位,維持朝野平衡,特派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直抵北平,當初若不是有朱高熾嘔心瀝血,北平又如何能抵擋得住朝廷特派的五十萬大軍?”

 “這場戰爭,比起太祖建國前的洪都保衛戰還要更加兇險,難道這還不足以說明朱高熾的本領嗎!”

 朱棣剛剛背叛過朝廷,所以他現在最擔心自己也會被兒子背叛。

 朱高熾培植黨羽,為的是能夠在朝廷初定的時候穩固下來。

 雖然其中難保夾帶著私心,但是這也可以說明朱高熾的遠見。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明仁宗可不能因為朱棣的猜忌就被廢除,否則等到時候土木堡之變,恐怕大明的國祚將會直接消亡。

 朱棣自然不懂陳默此時的想法。

 他之所以不想立朱高熾為太子,主要還是因為朱高熾性情太過軟弱,與他的執政理念不符。

 朱棣行伍出身,一代悍將,馬上天子。

 雖然口中不說,可是他心中繼承人的位置卻還是更傾向於漢王朱高煦。

 朱棣陳默良久,思忖良多。

 他才剛剛攻入南京,而在入主南京之前,這陳默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而已。

 朱高熾就算再有遠見,也絕不可能提前收買這麼一個只到舞象之年的學生!

 想到此處,朱棣心中的猜忌方才緩和了幾分。

 可即便心中的猜忌已經緩和,他卻也仍不想將皇位傳給朱高熾。

 哪怕到了這個時候,他還想再做一番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