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痴 作品

第二十五章 看不見的對手

 還有一點,也是趙一凡決定如此行事的原因。這個柳永,文才自不必說,可是否真如歷史上流傳的那樣,是個品性風流之人,他倒是真想調查一番。 

 與趙一清談妥之後,趙一凡主動見過父母,表明對這件事的想法,說服二老同意其做法。出乎意料,趙元興很快答應,似乎他料定柳三變必然通不過考驗。 

 辦完此事,整個下午,趙一凡的頭腦中開始思考正事。見過張德忠之後,他對目前的形勢有了改觀。 

 用過晚飯,他將二簫叫過來,三人密談。 

 趙一凡認為,事到如今,張德忠不可能再和太后在一條船上。邱白的死,給他的打擊過大。他想要提早結束這樣的局面,才會一戰定勝敗。而他只有執掌逍遙門,那份密詔才會對他有用。換一種說法,密詔會成為他取信與皇上的一件利器。 

 而太后,則是不然。她看中的是皇權。現在,整個逍遙門幾乎集體背叛她,不受掌控。此時,她所要做的,便是拿到密詔。至於殺不殺趙一凡,倒在其次。她在朝中的勢力也是幽微。親戚都是難當大任,而被她提拔的幾位重臣,對於寶座,也是諱莫如深。 

 處在這種孤立無援的情境之下,趙一凡有一個可怕的想法:若是太后一時糊塗,暗中與西夏人聯合起來,那麼,這將是大宋的不幸。 

 聽完七郎的一番分析,大簫覺得有些誇大其詞,他緊皺著眉頭,懷疑道:“七郎,這太后再貪戀權力,也絕不會做出通敵賣國的事來!你多慮了!” 

 “大哥,七郎言之有理!”小簫用手指彈著面前的圓桌,一提眉毛,為趙一凡辯解,“最毒婦人心吶!” 

 “可這是大是大非,堂堂太后,想必不會糊塗至此!”大簫仍然堅持己見。 

 趙一凡表情有些凝重,點頭道:“但願如此。只是,我們要做最壞的打算,才有可能比敵人佔得先機。” 

 對於此話,大小簫也深感贊同。 

 三人密談一番,直至深夜三更,才各自安寢。 

 隨後幾日,二簫每日神龍見首不見尾,不常在趙府出沒。 

 趙一凡也樂得清閒,整日無事,安心養傷。暗地裡命蘇若調查柳三變。 

 這日,正與三兒談得熱鬧,下人傳方遠求見。 

 趙一凡一聽,便知是來回狄青之事。 

 意料之中,二人見面,方遠笑著回道:“七少主,依照你的吩咐,我命手下人試探幾次,這狄青果然讓人不失所望。此人,我看可用。若是少主同意,我今日特意將此人帶了來,不知可要一見?” 

 “方兄辦事我自然是放心。”趙一凡點頭笑道,“既如此,你將此人留下便可。” 

 逍遙門十二郎收門徒,自是每人都有一套獨特的辦法。至於方遠是用什麼方法試探的,趙一凡不便過問。在他的記憶中,收門徒首要的一點,便是看此人的赤膽忠心。若是沒有兄弟觀念,大局觀念,要此人何用。武藝,倒是在其次,有一定的基礎,再慢慢調教即可。 

 若是現在的趙一凡要收門徒,還必須加上一點:緣分。人生本來就飄若浮萍,有人認識十年,不過是泛泛之交。而有的人,只是一相逢,便已然惺惺相惜,心靈相通。這一點,至關重要。逍遙門之人,往往所行之事,皆是刀風劍雨,性命攸關。生死之間,兩人默契的配合,往往事半功倍,化險為夷。 

 方遠笑著辭別而去,下人將狄青引入府內,帶到趙一凡面前。 

 此時的狄青,還一頭霧水。當再次見到趙一凡的那一刻,他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