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山下 作品

第243章 更好,更穩妥的項目

 青衣島填海造陸如火如荼,三個島眼瞅著就要連成一片大島,曲久勷先買下了一塊二十八畝的小地,又拍到了一塊七十畝的新地。 

 新地正在填,填好後還需要沉降,暫時指望不上。曲久勷就在到手的二十八畝小地上,勾勒起電子廠的藍圖。 

 儘管野心勃勃,且謀劃了很久,但曲久勷畢竟沒有做實業的經驗。就算有曲靜幫著奔波,想從無到有的搞起一座工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儘管港島已經基本渡過了六十年代的用工荒,但成熟的生產線工人,尤其是電子產品生產線工人,工費很高。 

 其次,雖然電路板、外殼、喇叭等配件,可以在港島本地採購。但好的收音機半導體模塊、卡帶機機芯、磁頭、功放模塊和電機,還是得從小日子進口。 

 因為包含了專利費,組裝成本比預想中要高出很多。 

 而且,一個新品牌想快速打開銷路,定價就不能太高。已有的高中低端品牌售價卡在那裡,核算下來,利潤空間比預想中要低上很多。 

 還得考慮到廠房建設、產品設計、生產線購置和後續的推廣費用……曲久勷盤算了下手裡只剩下不到一半的資金,壓力與日俱增。 

 就在意識到卡帶收音機不像想象中那麼好做的時候,曲久勷又看到了一樁好買賣……還是電子相關的產業,基板和pCB電路板。 

 眼下港島的電子廠越來越多,不論產品是什麼,幾乎都要用到電路板。而生產電路板,又需要基板。 

 如果,先搞一個投資較少,技術門檻較低的基板工廠。等賺到錢了,七十畝的新地大概也已經能用了。 

 正好擴建,再搞一個電路板工廠…… 

 曲久勷動心了,但想法一直埋在肚子裡不敢往外露。 

 他很清楚,家裡人都是些沒魄力的死腦筋。 

 卡帶收音機的項目費了那麼大的力氣才通過,眼下八字的一撇都還沒畫全,要是敢說改項目,打一頓都是輕的,老爹肯定讓他滾回彎省,再想出來主事得等到猴年馬月。 

 所以,這段時間曲久勷一直在暗中的謀劃著。 

 年前他惡補了一番相關的知識,又打著採購的名頭,看了港島幾家生產基板和電路板的工廠。 

 記下幾個廠子的工藝和設備廠家後,偷偷聯繫設備供應商。 

 供應商的反饋相當迅速,曲忠禹一行人來港前,就送來了大批備選資料,並誠邀曲久勷赴日參觀考察。 

 曲久勷白天接待家人,晚上躲起來偷偷看資料。這一看不要緊,一個腦袋漲成了八個大。 

 首先,有一點可以肯定,港島幾個工廠的設備,都是低效、高耗的淘汰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