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涼三度九 作品

第46章 高手在民間

 三十三個神鎧兵用得好的話至少可以相當於三個移動堡壘小隊,畢竟有著沈青蓮都不能一擊致命的超強防禦。 

 兩千兩黃金由秦上民分配,鎮宇部獨拿八百兩,玄武部和長風部各拿六百兩,一次性全分完了。 

 歷場大戰全部參與了的長風部其實戰損最大,在胡風城補充了一些青壯新兵也還不夠五萬,但仍然保持著左中右三縱編制。 

 杜雙群的左縱還不到一萬五千人,卻都是經過血戰洗禮的精銳了。 

 燕龍帝國九部精兵待遇高過地方軍團三成以上,軍費全部由帝都總軍部劃撥,需要地方州府先行籌集支付的款項都可以用減免賦稅抵扣。 

 兵馬大元帥上官泰在軍餉和撫卹方面幾乎沒做什麼手腳,原長風部和玄武部的相關軍資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一併補齊了。 

 跟殺神尊者要的兩千兩黃金算是提前支付胡風城首戰的撫卹金,和之前的戰損沒有關係,這次損失最大的鎮宇部自然多拿一部分。 

 鐵不離長得粗獷威猛,瘦長臉的閔星宏年紀最大,過五十了,頗有點精明相,神東大將軍賀智平也比鐵不離大,四十歲出頭,如一個儒雅書生。 

 鎮宇部負責西城牆防禦,玄武部守北面,長風部守東面,各自的神鎧兵歸各自調動。 

 三部精兵主帥坐鎮各自片區駐地總營,軍謀,後勤,傳令,親衛等各類作戰輔助者,總營都有千人左右。 

 位於胡風城中心地帶的城主府,程缺幾乎沒有借用三部軍人,二十多個城主府幹事加兩個副城主都來自居民。閒時負責城市建設和管理,戰時的最大作用是軍需消耗品加工,以及調派輔助民兵隊歸三部精兵應急使用。 

 將城市居民在戰時以制度性發動起來是程缺這城主府的一大舉措,包括民兵這個新詞。之前燕龍帝國民就是民兵就是兵,沒有民兵一說。 

 城主府規定戰時的民兵全部採取僱傭制,生產的箭矢,盾牌,軍衣軍甲等,都按軍方採購的八成付與報酬,單加工的手工費也執行這個標準。 

 經過城主府粗略培訓的青壯民兵待遇等同於地方軍團的八成,傷殘撫卹也是一樣。主要做搬運,修堡壘挖溝這類不需要怎麼訓練的力氣活。 

 對每部精兵,城主府有四個幹事專門負責,出去的物資,派出的民兵人數做個登記精兵部就可以領走。 

 物資使用和民兵的指揮城主府概不過問,產生的費用也由各精兵部統一彙總上報西域臨時軍部。在胡風城上報給秦上民就行,實際上是有快五個月身孕的沈青蓮在城主府整理這些彙總。 

 程缺的僱傭和民兵舉措,最大的好處是避免城池一團糟的混亂,軍民協調辦事效率大大提高,同時增加了居民參與戰爭的極大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