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若輕塵 作品

第174章 治療方案

 在古代,沒有培植技術,人參都是野生的,便宜的也要一百兩一支,也就是現代的十萬塊錢了(一兩=一千錢來計算,一錢就是一塊錢)。按這樣的物價,別說古代了,現代人也沒幾個能吃得起的。 

 白太醫點了點頭:“你的憂慮是對的。” 

 就連方女醫、何內醫也都側目,他們習慣了給達官貴人開藥,六君子湯也是他們常開的,可他們開藥的時候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大抵是因為達官貴人不缺錢,他們潛意識就知道。 

 衣諾剛剛的猶豫,讓三人終於明白,這些年來他們到底失去的是什麼了。 

 顧大醫想了一下,便問大家:“其他的考生,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我們集思廣益,好好想一想。” 

 這裡的考生,連症都確定不了,更不要說下藥了,他們都還在想衣諾的這個藥方,為什麼劑量比他們平時用的大,這些用藥相輔相成之下,又會是什麼效果。 

 可顧大醫話音剛落,卻馬上就有人回應了。 

 “各位老師,學生有一方法。” 

 說話的人正是陸時。 

 見他站起了身來,衣諾便悄悄的坐下,悄悄的打量著他。 

 何內醫非常欣慰,這可是自己帶的學生,他有出息就代表自己是成功的:“陸生你說說。” 

 陸時依舊先給各位考官行禮,然後才慢慢的說出自己的意見:“六君子湯非常合適彭大叔後續調理身體,目前,在我們這裡,還沒有其他湯藥能夠取代它。” 

 “我們不妨把人參換一下,換成黨參,量要增加一錢,這樣一來,成本就下降了,藥效沒有變。” 

 白太醫一聽就來了興趣:“為何使用黨參?” 

 陸時所代表的羅家,其家族的興起源於藥材生意。他們最初是以藥材商的身份踏入這個醫藥界的,憑藉著對藥材的深刻認識和通透理解,逐漸積累起了財富和聲譽。 

 羅家的先輩們懷著對中醫藥的赤誠之心,踏上了漫漫採藥之路。他們翻山越嶺,尋覓著珍稀的草藥,不辭辛勞地將它們帶回。在長期的實踐中,羅家對藥材的特性、功效瞭如指掌。他們不僅能準確識別各種藥材,還懂得如何根據病情調配藥方,後來慢慢的才有了大夫坐館,成為出名的醫館。 

 陸時小的時候,跟著外祖父翻山越嶺的採藥,他對藥材的特性,也非常的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