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放天燈

 此時,穆遠的小廝在外面敲門,得到屋內允許後,開門帶進來一個穿著天香樓打手服飾的中年男子,只見男子雙手在前抱拳行了一個江湖禮節後,開始說來意; 

 “穆大少爺,鎮國公世子,掌櫃的已經在頂層閣樓佈置觀射臺了,讓小的來請二位上頂樓,待亥時正,‘射頭箭’,另外此次比試的彩頭也在頂樓存放,待二位少爺上去後,掌櫃的會交給二位少爺。”說完後就垂手站在一旁,等穆遠和楚雲瀾動作。 

 楚雲瀾是第一次參加天香樓的比試,之前也不瞭解比試規則和彩頭,這個‘射頭箭’到底是什麼意思,從開始到現在也都沒人給他解釋過,所以看了看來請的中年男子後,又看向穆遠,等穆遠回話。 

 穆遠看出楚雲瀾的疑惑,對中年男子道“你先在門口稍等,我和世子交待下後,在一起過去。” 

 中年男子再次拱手後走出包間房門,穆遠的小廝也一起退出去順便把門給帶上了。 

 此時外面又放起了煙花,穆霄聽著樓外的聲音,依舊打開了窗扇,趴在窗欄上往外看,穆紅錦畢竟年齡大一些,對這些事情已經不太感興趣了,只盯著姜羽鳶今晚玩的開心一切順利就好。姜羽鳶畢竟生長在皇宮內,很少能有出宮遊玩的機會,雖然她知道清潭節晚上有放天燈的習俗,但是關於這個習俗的由來還有‘射頭箭’是什麼,她跟楚雲瀾一樣好奇。 

 兩雙大眼睛一起盯著穆遠,在等穆遠解釋,穆遠看的好笑,便耐心的娓娓道來: 

 “相傳古時候,有位將軍十分的厲害,結果打仗時被圍困在了水城內,無法派兵出城求救,於是他測算出當夜的風向後,命令士兵用竹篾紮成方架,糊上紙,底盤上放置燃燒著的松脂,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然後在紙燈籠上寫上求救的訊息,最後被城外負責接應的士兵發現,裡應外合後成功脫險,並且打了一場以少勝多的勝仗。” 

 “以少勝多?那個將軍怎麼勝的?”姜羽鳶聽得入神問道 

 “將軍在燈上繫了裡應外合的方法,要求城外接應的士兵在當晚刮東南風時候從城外攻城,城內被圍困的士兵則把提前準備好的小船裝滿膏油,堆滿乾草,在東南風颳起來的時候,點燃自己的小船,船順著風的方向吹向了敵人的船隻,火燒了敵人的船,敵人忙著救火,就忽略了城外的救兵,腹背受敵之下,只好便兵敗逃亡了。勝利後,有士兵問將軍,放飛求救的燈籠叫什麼?將軍想了想說就叫它‘天燈’吧。” 

 穆遠繼續道:“後來天燈又被稱為許願燈、祈天燈,多作為祈福來用。民間認為天燈可以驅除不祥,所以在清潭節這日,男女老少都會親手在做燈的紙上寫下祝福的心願,然後放飛天燈,祈求穀物豐收,保佑清靜平安。天香樓則是提前準備了一艘特製的小船在渝水河上,船上堆滿乾草,由比試獲勝的人射一支火箭點燃船上乾草,河畔邊的眾人看到小船點燃後,則會一起放飛手中的天燈。” 

 穆遠講完了,姜羽鳶便纏著穆紅錦討論故事裡的將軍去了。楚雲瀾也終於明白什麼叫“射頭箭”了,與穆遠相視一笑,兩人走出包間,中年男子等在門口走廊的位置,看到兩人出來後,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在前面帶路。 

 天香樓頂層的閣樓,中年男子看到羅掌櫃在門前等候,便站在樓梯入口的位置,成把守姿態站立。楚雲瀾和穆遠走到羅掌櫃面前,羅掌櫃推開閣樓的房間門,楚雲瀾向屋內望去,與其說這是一間屋子,倒不如說是一個小型的瞭望臺,屋子內並不寬敞,也沒有什麼傢俱擺設,窗戶前架著一張弓弩,旁邊放著一支火油包裹住箭頭的箭矢。 

 羅掌櫃向前問兩位少爺安後說道:“不知道今晚穆大少爺和世子兩人誰來‘射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