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以太 作品

第九十九章 太昊伏羲陵

 秦鑑不語,只依言跟上何姒的步伐,輕輕緩緩的腳步聲便伴隨著兩人清淺的呼吸聲一起邁入陵園之中。 

 走過午朝門,腳下的主甬道青石鋪墁,兩旁古柏參天,看了玉帶河旁玉帶扣,又走過玉帶橋,穿過了道儀門、先天門,便到了太極門廣場。何姒停了停腳步,想體驗伏羲當日仰觀於天,俯察於地,中觀萬物的心情,秦鑑也不催促,只是由她所願。 

 稍息片刻,兩人重新出發,跨過了太極門,迎面走過富麗堂皇的統天殿和灰筒瓦頂的顯仁殿,又穿過太始門和古碑林,來到青磚壘砌的先天八卦壇前。 

 以腳步丈量過八卦圖,之後便是紫禁城和伏羲氏的巨型陵墓,兩人終於站到了陵墓前的一塊巨型墓碑之前。 

 “阿姒可瞭解伏羲氏?” 

 “若問陵墓構造,我還能答得上一二,若問伏羲氏,我知曉的,肯定不如你多。”何姒實事求是。 

 “那我便問陵墓構造。” 

 老狐狸眼睛亮閃閃,不知打的什麼主意,何姒想著既是古建築方面的問題,應該萬變不離其宗,便應戰道:“你說。” 

 “在太昊陵顯仁殿東北角的青石臺基上,有一個圓空,遊人香客稱之為窯,阿姒可知這是什麼物件,又有何用?” 

 何姒眉頭皺了起來,想不到秦鑑問題的角度這麼刁鑽,她想了很久不得其解,只好搖了搖頭。 

 “子孫窯。” 

 “啊?”何姒不知自己是不是聽錯了,揉了揉耳朵。 

 “伏羲氏有十大功績,阿姒可知?” 

 又是全然不著邊際的問題,何姒心中升起不好的預感,噤聲不答,秦鑑當然不會讓她如願,自顧自說了下去:“其中之一就是建立嫁娶婚配製度。每年春季,伏羲打破氏族觀念,以集會形式,使年輕男女聚集到一起,集會中央便會放一塊如此形狀的窯,年輕男女若相互有意,就一起摸一摸窯……” 

 “胡……胡說。” 

 “我哪敢胡說,太昊陵春二月廟會由此便延續下來,”秦鑑一臉的正氣凜然,“而且作為我國規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間廟會,也已經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阿姒要還不信,明年農曆二月二我帶你來這集會走一走。” 

 “我自己會走。”何姒說著,已然招架不住,也不敢看秦鑑如今的表情是調侃還是認真,低著頭就往今日的目的地——太昊伏羲陵後面的蓍草園而去,邊走還邊說,“不是說範宇在裡面嗎,你快變回來吧。” 

 “知道啦。”聲音已經變得蒼老,其中的笑意卻還是那個調戲了她一路的小郎君的。 

 “來啦。” 

 何姒和老朝奉一前一後走進蓍草園,範宇正依在一棵蒼勁的古柏上,一米九的身體站得七扭八歪,嘴裡還叼著一根茅草莖,百無聊賴。 

 知道他又要說些風涼話,何姒連眼前的風景也不敢細看,連忙先開口問老朝奉:“人齊了吧,要怎麼做?” 

 “千年之前蓍草園的風景,你可曾想過?” 

 “沒有。”何姒誠實地搖了搖頭,又問道,“蓍草長什麼樣子?” 

 範宇終於找到了插入風涼話的節點,一臉不可置信地問道:“你們聊了一路,還沒弄明白蓍草的樣子?” 

 “看了看羲陵嶽峙,聊了聊古建築的建制特色,還有伏羲位於三皇五帝之冠的特別貢獻。” 

 “倒是閒情逸致,”範宇顯然不信,轉而攻向何姒,“小何啊,就這些夠你們聊一路?” 

 何姒聽到伏羲的特別貢獻,又想起了秦鑑剛剛說的男女婚配之事,眼觀鼻鼻觀心,鄭重地點了點頭。 

 “哎,幾日功夫,都學壞了。”範宇嘆了口氣,繼續往蓍草園深處走去,何姒見狀連忙也走,可身後老朝奉的聲音悠悠盪盪:“不想知道蓍草的模樣了?” 

 明明是你們求我辦事吧? 

 何姒在心中吐槽著,卻還是認命地放緩了腳步:“請秦老師答疑解惑。” 

 “蓍草,葉互生,葉片邊緣呈銳利鋸齒狀,像細細的羽毛,又像長長的線條上穿滿著針。因為形似蜈蚣,又被稱作“鋸齒草”、“蚰蜒草”。夏秋間開密集的白色小花,一簇簇如傘狀盛放於枝頂,挨挨擠擠,一眼望去,煞是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