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結盟

 這一下荷蘭東印度公司坐不住了,也加快了談判節奏,想盡快談妥,可以對荷蘭王室交差。東印度公司想的很清楚,轉讓技術固然重要,但是武器的大規模生產能力不是一年兩年能形成的,就算是形成了,沒有礦山和鋼鐵,成本也居高不下,質量和效果還不如華夏生產的好,還不如直接購買。海上爭霸荷蘭也想,可是西班牙的大炮就懟著腦門上,與其購買太多海軍炮,不如多買陸軍裝備,野戰炮和燧發槍可以多買點,但是也不能太多,否則公司股東會提起股東大會,想買就不容易了,就少買一點吧!荷蘭王室代表覺得這個結果也能接受,於是雙方的交易很快也達成了,在西班牙人走了半個月後,荷蘭東印度公司購買了二百門野戰炮,三千支燧發槍和配套的彈藥,也急匆匆的出發了,不過他們走的是非洲航線,和西班牙人走的不是一條航線,雙方都不想現在就衝突,而且華夏也不允許在這片海域發生大戰,除非能打了就跑,但是歐洲幾國的戰船速度就是華夏的一半,想跑?想多了! 

 葡萄牙不慌不忙的等到兩個對頭走了,才坐下來慢慢談,葡萄牙在南亞、東南亞的貿易都有華夏保護,沒有風險,有風險的是西亞、非洲、南美洲,貿易量是從非洲到東南亞的大,南美洲那邊要小很多,因此要保住西亞、非洲航線的安全,葡萄牙主要還是購買海軍炮和炮臺炮,當然沿線的基地駐軍也需要一些野戰炮和燧發槍,數量就沒有那麼大了,每年買一批,替換掉損壞的,保持住基地安全就可以了。葡萄牙對貿易規模已經很滿意,畢竟它的體量擺在那裡,肯定不如西班牙的體量大,軍隊規模也是如此,規模太大反而是打開了致禍之門,得不償失!葡萄牙人購買了一百六十門海軍重炮,四十門炮臺炮,野戰炮一百門,燧發槍一千五百支送往西亞、非洲航線的各港口,加強航線的護衛能力。 

 華夏這次軍火交易賺了三百二十萬兩的利潤,規模達到了五百萬兩以上,英國人這次沒來,是因為對自己的製造能力自信,在遭受西班牙人的痛擊後應該會來的,華夏不介意賣軍火給英國人,有銀子賺為毛不賣呢? 

 如果能持續十年的軍火交易,華夏往少了說能賺個四五千萬兩銀子,因為今後的規模會越來越大,嚐到甜頭的歐洲殖民者會欲罷不能,尤其是西班牙,自己製造的重炮比不上華夏製造的好用,除非它的冶煉技術上幾個臺階,否則就是想多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好修煉吧! 

 華夏和西班牙的結盟秘而不宣,李天和袁可立、孫承宗幾個老頭也閉口不言,沒有人知道達成了什麼共識,只是知道華夏開始在智利設置了大型基地,專門從事冶煉,硝石、銅礦、鐵礦還有華夏自己探明的礦都可以自己開採,只是需要給智利總督交稅就可以了。華夏這次是賺大了,在南美洲設置了大型基地,開採急需的硝石、銅礦對華夏的軍工、金屬冶煉、機械加工都是極大的促進,銅是華夏最急需的金屬,很多武器零件、機器零件必須使用銅來加工,大明和華夏都是使用銅來製作銅錢,流通量越來越大,李天都開始準備發行鋼鏰兒來代替銅錢了,奈何百姓不認,暫時讓華夏銀行去想辦法,慢慢替代,讓科學院研究一下合金錢幣,代替銅錢,再發行銀幣、金幣,讓沉重的金銀退出交易,華夏銀行提供大額銀票,慢慢再發行軍票,百姓習慣了之後再發行紙幣,紙張研究也要提上日程了! 

 在華夏只要有華夏銀行也就是以前的華記錢莊的地方,現在都不用帶著大量的金銀去交易了,華夏銀行的銀票信譽保證,百姓都認,平時有了餘錢也都是存到了華夏銀行,因為只有華夏銀行給百姓利息收入,百姓當然願意了,華夏銀行的貸款業務更是紅紅火火,門庭若市,商會通過貸款開發了很多的民用產業,賺錢之後爭相貸款,趨之若鶩。不用自己準備那麼多錢,還可以做產業發展,傻子才不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