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AW30N9 作品

第90章 鶴崗軍事要塞

 “老鄉,別站著,有什麼事坐著說。” 

 房雪邊說邊去倒水。 

 “坐吧。” 

 邵萬財指了指沙發。 

 “謝謝縣長、隊長。” 

 男子帶著南方口音坐下身去。 

 “三位領導,大老李是,國民黨俘虜,38年春天被日本人抓獲,湖北人,38年秋天來到鶴崗,今天他主要是因為,房縣長公審煤票案以後,認為咱們八路軍行,才來的,他來反映軍事要塞的事。” 

 帶人坐穩之後邵萬財介紹道。 

 “什麼?軍事要塞?” 

 “咱們鶴崗也有日本人的軍事要塞嗎?” 

 張曉東大驚失色。 

 別人不知道他知道! 

 “九一八”事變之後的第二年,日本關東軍即擬定了侵略矛頭直指蘇聯的《對蘇攻勢作戰計劃》,日本東北邊境要塞就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 

 1934年開始,日本關東軍在東起吉林琿春,西至海拉爾和阿爾山5000公里邊境地帶,共修築了17個軍事要塞,自詡為“東方馬其挪防線”。 

 日軍要塞所有築壘都構築有鋼筋混泥土工事、永備火力點,設計、施工、經營都是在極其秘密條件下進行,採用先進技術,耗費巨資,在茂密的深林中秘密進行,其隱蔽程度,即使白天走到近處也難發現。 

 這件事大老李是怎麼知道的? 

 大老李被日本人俘虜之後,被日本人從關內坐火車押到了黑龍江鶴崗,跟同他一起來的還有一百多個國民黨的戰俘,來了之後,他們被安置在鶴崗警察署附近一排房子裡。 

 自此,他們日復一日地被全副武裝的日本鬼子押解著,每天早早地乘車出發到石頭廟子一帶修山洞,夜晚很晚才回來,晚上睡覺,衣服和鞋都被拿走,且有日本人嚴密看守。 

 “鶴崗軍事要塞到底在哪個地方?” 

 張曉東忍不住打斷道。 

 “局長,大老李說,在青山、清林和細鱗河一帶的山裡!地面上,就是椴樹泉子,椴樹泉子是清朝修的,由京城通向鶴崗的黃金古道上最後一個驛站!就那嘎達!” 

 邵萬財接過話去。 

 “那你怎麼逃出來的?” 

 “那一百多人又去哪了?” 

 柳剋夫對大老李問道。 

 “長官,是這麼一回兒事。” 

 大老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去年深秋,大老李他們擔負的修築工程完工了,日本人,把包括大老李在內的100多人集中起來,向他們訓話說:“你們乾的活么西么西!現在送你們下山,可以回家了!但是,必須聽從指揮,按照規定路線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