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兵子弟 作品

第67章 歲考公失敗:人生沒那麼多奇蹟,這輩子與體制內無緣了

 從落選後至23年的考試期間,我一刻也不敢鬆懈,幾乎斷了一切社交,除了吃飯和睡覺,其他時間不是在聽課就是在刷題。 

 因為我知道今年將是我考公的最後一年,如果考不上,再也沒機會進體制了。 

 為了不影響我備考,愛人每天都將孩子帶到丈母孃家,很晚才回來,週末有時候甚至就不回來了,我很感激她在我備考這三年無私地付出。 

 其實,我今年的成績又進步了,這三年的成績一直都在提高。 

 無奈碰到了大神,考公也越來越卷,申論與行測140+,卻連面試都進不了。 

 看到名字的瞬間,我幾乎整個人癱軟了,在房間待了很久,頭腦一片空白,想哭卻又抑制著自己,最終沒哭出來。 

 人生的考公路大概就此結束了,感覺浪費了這三年的時間、金錢和精力。 

 從成績出來到現在悲傷了幾個月,這幾個月我也一直在思考考公失敗後的出路,畢竟一家之主還得承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之前的積蓄在這三年中花得也差不多了。 

 今天傾述出來,也希望為自己的考功畫個圓滿的句號。 

 悲傷,留在過去,希望,在未來! 

 02 

 亦曉說: 

 很感謝這位讀者的信任,需要傾述時剛好碰到了這個公眾號。 

 聽完他的傾述,我覺得任何的安慰都很無力,也不知道從何安慰起,只能當個樹洞耐心傾聽。 

 就像他說的,讓時間慢慢去淡化這段悲傷,然後從頭開始。 

 但在他的故事裡,能提取到這4點對大家有用的啟示: 

 一、 35歲是大部分人考公的分界線。 

 這兩年有部分地區放寬了年齡限制,於是很多人將這個等同於“公務員所有崗位可以考到40歲”。 

 但實際上,只有部分省的部分崗位,針對碩士、博士才放寬到40歲。 

 本科畢業的,35歲就是最後一年了,即便是碩士、博士,如果不是那些特定崗位,35歲也是一條紅色分界線。 

 過了35歲,基本就與體制無緣,所以不要抱著“來日方長”的想法,覺得時間多著。 

 二、 土木工程這個專業,在公務員考試裡挺有優勢的。 

 在國家對“交通強國”戰略的重視程度持續加深下,不少省市都加大了在交通領域的投入,因此需要大批相關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