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 作品

第158章 遼景宗耶律賢:契丹中興之主的傳奇生涯

 三、內政改革:人才興國的智慧 

 耶律賢即位後,面對遼朝內部錯綜複雜的局勢,他深刻意識到人才是國家強盛的關鍵。他突破了傳統的民族界限,大膽啟用漢人官員,這一政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僅打破了契丹貴族長期壟斷朝政的局面,而且極大地推動了遼朝內部的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耶律賢慧眼識才,認為無論出身契丹還是漢族,只要有治國理政的才能,都應當得到重用。這一開放包容的態度,為遼朝引入了大量漢族知識分子和行政人才,他們帶來了中原地區更為成熟的治理經驗和行政體系,顯著提升了遼朝政府的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 

 在用人方面,耶律賢尤為注重官員的德才兼備,他不僅 看 中 官員的個人能力,更看重其是否具備忠貞正直的品質。通過提拔和任用這些忠誠且有能力的官員,耶律賢有效地強化了中央集權,削弱了地方割據勢力,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耶律賢還以納諫著稱,他深知“兼聽則明”的道理,鼓勵臣僚直言不諱,無論是批評還是建議,只要有利於國家,他都願意傾聽並考慮採納。這種開明的政治風氣,激發了朝臣的積極獻策熱情,促進了政策的優化與創新,同時也增強了朝廷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耶律賢的這種領導風格,使得遼朝的決策過程更加民主化,減少了決策失誤,提高了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外交策略:南北對峙下的微妙平衡 

 耶律賢在位期間,對外政策呈現出既堅持傳統戰略意圖,又不乏靈活調整的鮮明特點。面對強大的宋朝,耶律賢延續了遼朝長期以來的策略,即通過支持北漢來形成對宋的牽制,這一策略旨在平衡南北力量,維護遼朝北部邊疆的安全與穩定。然而,耶律賢並非一味沿襲舊制,而是根據時局的變化,適時調整外交策略,力求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尋找最有利的平衡點。 

 保寧六年(974年)遼宋和議的達成,是耶律賢外交智慧的集中體現。他深刻理解到,與宋朝維持相對和平的關係,對於遼朝的發展至關重要。通過和議,遼朝不僅贏得了寶貴的和平時間,得以集中精力發展內政,增強國力,同時也向周邊各國展示了遼朝追求和平穩定的外交姿態,提升了其國際形象。這一和議,是耶律賢在權衡利弊後作出的明智決策,反映了他靈活多變的外交手腕和深邃的戰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