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 作品

第12章 北魏至東魏權臣高歡

 三、獨掌大權,建立霸業 

 隨著爾朱家族因內鬥與戰略失誤導致的勢力衰弱,高歡看準時機,巧妙地運用政治手腕和卓有成效的軍事策略,一步步蠶食和取代了爾朱氏在北魏朝廷中的主導地位。他深知民心向背的重要性,一方面積極籠絡人心,鞏固自己的勢力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分化瓦解敵對勢力,削弱對手的實力。 

 永熙三年(534年),歷史的關鍵節點到來,高歡利用北魏孝武帝元修與其之間的矛盾衝突,採取了一系列果斷措施。孝武帝元修不滿高歡專權,意圖擺脫其控制,遂南逃至長安投靠宇文泰,這為高歡提供了徹底掌握北魏實權的機會。高歡並未追擊孝武帝,而是另立元善見為帝,即魏孝靜帝,以此穩住了北方局勢。 

 緊接著,為了加強自身的統治地位,高歡決定遷都鄴城,此舉既是為了避開舊都洛陽的爾朱殘餘勢力,也是為了更好地控制河北地區豐富的資源和人力,從而穩固新政權的基礎。這次遷都標誌著北魏正式分裂為兩個對立的政權,史稱位於鄴城的新政權為東魏,而由孝武帝元修在長安建立的政權則為西魏。 

 四、治國理政與人才選拔 

 高歡在位期間,注重社會秩序的穩定與恢復農業生產,同時大力改革兵制,創立了著名的“府兵制”,增強了軍隊戰鬥力。他在人才選拔上也頗有建樹,慧眼識珠,提拔了一批如高澄、高洋等後來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人物。此外,他還尊重儒學,提倡文化教育,推動了當時北方社會的文化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