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 作品

第116章 東漢最後的戰神,皇甫嵩!平定黃巾起義,卻救不了大漢!

 三、功高蓋主,宦海浮沉 

 戰後皇甫嵩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忠誠的品格贏得了朝廷的信任與百姓的敬仰。平定黃巾起義後,皇甫嵩因戰功赫赫被朝廷晉升為左車騎將軍,並賦予了領冀州牧的重要職務,同時封賜為槐裡侯。他深得民心,履新之初即著眼於民生休養生息,力主減免冀州地區一年的租稅,以助當地百姓儘快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然而,宦官專權的黑暗陰影籠罩著東漢朝廷,皇甫嵩因其剛正不阿的性格與當權宦官趙忠、張讓發生了衝突,這兩位權閹在皇帝身邊頗具影響力,他們不滿皇甫嵩的舉動及其日益增長的聲望,遂利用手中的權力將皇甫嵩罷免,改封為都鄉侯,意圖削弱其政治軍事地位。 

 儘管遭受了打擊,皇甫嵩並未因此消沉,他的英勇與智慧始終未減。朝廷終究無法忽視他在穩定國家方面的重要性,在中平五年(188年),面對王國等叛軍的嚴重威脅時,決定重新起用皇甫嵩為左將軍,委以平叛重任。皇甫嵩再度披掛上陣,憑藉出色的指揮能力與部下將士的奮勇作戰,成功擊敗了王國叛亂勢力,有力地穩固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基礎,再次證明了自己是亂世中的傑出將領和國家棟梁。 

 四、逆境抗爭,忠心不改 

 在董卓篡奪朝政、權傾一時的背景下,皇甫嵩作為漢室忠臣,因其卓越戰功和威望,引起了董卓的猜忌。儘管面臨生死危機,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壽展現出了對父親深沉的孝心與勇敢,他挺身而出為父求情,這份至誠打動了董卓,使得皇甫嵩在那場政治風暴中得以倖免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