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 作品

第101章 竇固作為外戚卻具有雄才偉略,平定西域,深得皇帝信任

 引言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東漢時期竇固以其卓越的戰略眼光和軍事才能,在西域的開拓與平定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作為外戚重臣,竇固不僅在軍事上力挽狂瀾,恢復了漢朝對西域的控制,更因其忠誠、幹練與謙遜的人格魅力深得漢明帝劉莊的信任。 

 竇固其人及其背景 

 竇固,字孟孫,籍貫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北),是東漢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將領。出身於外戚世家,竇固憑藉自身的學識與軍功,打破了人們對“外戚干政”的偏見。他喜好讀書,精研兵法,這種深厚的學養為其後來在西域的戰略佈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漢明帝時代的西域戰略 

 漢明帝劉莊即位後,面對內亂初定而邊疆不穩的局面,特別是自西漢末年到東漢初期,中央對西域的控制一度鬆弛甚至中斷。明帝意識到西域對於維護絲綢之路暢通、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遂決定重啟對西域的經營。竇固因河西地區的豐富經驗和對匈奴作戰的膽識被委以重任,成為這一戰略部署中的核心人物。 

 竇固出征西域的壯舉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正值東漢明帝劉莊在位期間,面對北匈奴的威脅與西域關係的疏遠,朝廷決定重振對西域地區的控制。此時,外戚竇固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戰略眼光被委以重任,受命擔任奉車都尉這一重要軍職,他率領精銳部隊向北匈奴發起了攻勢。 

 竇固統帥的軍隊分為四路出擊,形成了一種多點突破的戰略佈局。其中,在天山地區的一場關鍵戰役中,竇固指揮有方,大敗北匈奴的重要力量——呼衍王,這場勝利不僅削弱了匈奴在西域的勢力,也極大提振了漢朝邊疆守軍的士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