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回澄城

 大體陝北真正被算作“丁”這個範圍的百姓,每戶每年產出大體在:兩千斤上下。 

 通常一戶在五口人。 

 也就是差不多處在中位數的百姓人均糧食,在四百斤上下。 

 勉強一天兩頓粥不餓死。 

 而這樣的人算是中農階層。 

 餓不死,但也活得艱難。 

 所以種光道才會告訴王三,光是吃點粥,人勉強夠吃,但真要跟王三訓練士兵那樣給吃的,只怕是不夠吃的。 

 “番薯和土豆的試種情況如何?”王三一邊往前走,一邊問種光道。 

 種光道一聽,頓時來了笑容:“情況不錯,番薯的葉子能給豬、鴨吃,現在差不多都成熟了,下地一扒拉,沙壤土多的地方,一畝地能出上千斤。不過老農一看,覺得番薯太消耗地力了,種一茬可以,但如果想要一直種,只怕要命。” 

 “地窖開挖了嗎?” 

 “已經挖好多時了,不過番薯需要的地窖溫度有點高,地窖深度得特別加深,好幾步呢,還得防寒,消耗著實有點大。倒是土豆就沒這麼矯情,不過土豆的產量確實少了點,但也確實比米麥粟什麼的產量高。” 

 “沒事,今年的紅薯是儲種,明年開始上山種春薯,先把眼下的困難度過了。” 

 王三嘆了一聲:“得虧還得有種哥在,不然我們兄弟倆,只怕得忙得腳不沾地。” 

 “哈哈!你這話說的!都是一家人……不過。”種光道變了變臉色,顯得憂鬱了幾分,“二哥受傷了,我已經請了很多醫者過去,回報都說,情況不容樂觀。可能扛不過今年冬天。” 

 種光道的目光落在王三身上,看著他依舊平靜模樣,不由得暗歎一聲。 

 該說不說王三才是做大事的,喜怒不形於色,冷得很。 

 但越是這樣,越不容易被人猜透心思,也不知道王三會盤算什麼。 

 直到現在,王三才說:“回來的路上我已經做了一些規劃,接下來種哥你需要安排人趕緊探查一下石炭開採點。今年冬天風雪不小,我這裡有一些製作蜂窩煤的辦法,能降低很多石炭的毒性,雖然不至於完全解決石炭的風險,但確實能讓人度過風雪。 

 然後這段時間裡,所有的棉、麻、皮毛都整理起來,開始製作衣服、被褥,發往北方。 

 我會讓人調來銀子收購。 

 你讓下邊的成衣、被褥等等廠都忙碌起來,然後盯著他們的進出項,按照我之前規定的增值稅、盈利稅開始收。 

 收上來的稅,記得一部分放入債券池,用來補充給持有債券的兄弟。 

 其他幾州縣我也下令去安排了,咱們的工廠,工坊,能幹的都撈起來幹,現在咱們人多,地產出也得明年開始,多多讓他們招工,也通知弟兄們,如果手中有多餘的銀錢,也歡迎他們去投入家人的產業,先把生產線給我立起來,渡過今年的生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