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沉沒成本

 秦瑤光擺了擺手,不再就這個話題糾結下去。 

 原主已經不在,再論誰是誰非,又有何意義? 

 “崔家老夫人,今日凌晨去世。”她神色肅然,“我立刻就要回京,你有什麼要說?” 

 燕長青一震,問:“是因為皇太后?” 

 秦瑤光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心道:他果然知道。 

 當即,她把自己的推論跟燕長青說了一遍:“崔家,到底想幹什麼?” 

 燕長青笑意諷刺:“崔家的心,早就野了。” 

 “大司徒把持朝政,謝家權勢滔天,成為世家之首。崔家蓄謀已久,自然是不甘於在謝家之下,纂養私兵,想伺機上位。” 

 他看著秦瑤光,緩緩道:“又何止謝崔二家。范陽盧氏、太原王氏都在觀望,就連已經式微的弘農楊氏,都蠢蠢欲動。” 

 “世家之禍,古來有之,今朝最甚。” 

 燕長青聲音平靜,並無任何憤懣,只是陳述事實。 

 “皇權旁落,勳貴蟄伏,讓他們早就忘了刀兵加身的災禍,以為憑藉這些陰謀算計,就能偷天換日。” 

 大司徒獨攬大權,令各大世家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 

 秦瑤光蹙眉:“只憑崔家,他們也翻不起什麼浪。” 

 崔家枝繁葉茂沒錯,但手中並無兵權,且師出無名。 

 除非,是想捧一位皇子起來。 

 但如果是這樣,寧國公老夫人也不至於在見過皇太后就去世。 

 在皇子奪嫡一事上站隊,太正常不過了。 

 燕長青的眼底劃過一抹涼意:“倘若,崔家勾搭上了汝陽王呢?” 

 “汝陽王?” 

 秦瑤光悚然一驚,連呼吸都變得急促。 

 是了,她怎麼會把汝陽王給忘記了。 

 作為先帝的兄弟,他姓秦,身上流淌著皇室的血脈,擁有汝陽這等地處中原的大好封地,按例掌著三千兵馬。 

 對外宣稱三千,誰知道究竟是五千、八千,還是一萬? 

 有了崔家的助力,汝陽王若謀反成功,崔家將取代謝家的地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所以,崔家一直供養著汝陽王的私兵?” 

 雖是問句,秦瑤光卻肯定了這個猜測,又道:“這件事皇太后知道,制止過,崔家才轉為地下瞞著母后。因為汪氏,才重新被皇太后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