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與國際接軌

 這種東西可以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要是讓普通的程序員,重新開發一個模塊要不重新開發,要不從其他類似的模塊複製代碼修改著用。 

 結果可能差不多,但是所花費的時間可能相差很大。 

 當然,這是從程序開發的層面,如果從打工的層面來說,倒不如複製來得實在,既能磨洋工,在評估工時的時候也能評估比較多地工時。 

 畢竟,對於很多打工者來說,花幾小時完成需求比花幾天完成需求來得更不划算,很多老闆也不會因為你效率高很多而給你多太多的工資,最多給你評個優秀員工,或者畫個餅。 

 陸哲腦海中有一個設想,其實這個設想由來已久,那就是把任務量化,量化成具體的積分。 

 基本工資不變,每個月的積分清零,根據項目需求的不同,把每個項目賦予不同的積分,積分超過一定標準,比如60分,超出部分兌換成每個月的獎金,如果3個月積分都沒有達到最低標準線,直接做辭退處理。 

 這樣的話,也能很大程度的調動那些真正努力工作,或者工作效率很高的人的積極性,對有能力的人來說,這種模式也能有效提高他個人的收入水平。 

 當然,具體實施的話,實際情況肯定會比這個更加複雜,首先誰來量化任務這就是一個問題,這個人選一定是要自身技術水平不錯才行,另外一個複雜的網站可能時間會跨月,這種跨月的積分怎麼計算評估,諸如此類……。 

 陸哲有自信自己可以勝任量化的這個職責,但可惜的是,他有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要做,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這種事情上面。 

 最後繞了一圈,還是得把注意力集中在人才的招聘上面,不過還好,這個也不是現階段應該考慮的問題,是人員多起來之後的問題。 

 差不多等技術部的人數是目前的兩三倍的時候就可以正式開始實施這項計劃了。 

 至於最終實施的效果如何,陸哲現在也沒什麼底,最終還是要實際實行下去後續觀察後才能知道。 

 星期三上午,天色陰沉,天上下著小雨。 

 江州市通向南江市的高速公路上,劉偉和陸哲的坐在轎車後座。 

 他們剛從一個服務區出來,劉偉把開車的工作交給了他的手下,而自己則是換到了後座和陸哲坐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