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師師 作品

第223章 北岸張灣亦然成為和平區域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劉克儉便率領一萬精兵,浩浩蕩蕩地朝著樊城的北岸張灣進發。

談判之事,王冰早已準備妥當,他手持劉克儉精心撰寫的書稿,踏上了前往張灣的路。這本書稿,原本是他為劉克儉潤色之作,如今卻成了他與楚國交涉的重要籌碼。

王冰心中明白,此行的成敗,不僅關係到他與劉克儉的前程,更關乎整個楚國的命運。他深吸一口氣,調整心態,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熊琪年只是匆匆一瞥,便爽快地答應了劉克儉的提議。

劉克儉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同盟計劃,旨在共同治理包括昌南、廬江在內的幾個邊域。樊城北岸被指定為特殊的交易地點,南郡有權在此駐紮軍隊,當然,楚國也有同樣的權利。

然而,楚國的皇帝卻對這個提議表示了拒絕。他堅稱樊城北岸已經割讓給了南郡,而非夏國。這一決定顯得堅決而果斷。

面對這樣的回應,南郡並未退縮。他們提出了另一個誘人的條件:願意幫助楚國培養一萬名手炮兵種,並提供一萬門手炮作為支持。

這個新的提議無疑更具吸引力,但楚國的皇帝是否會接受,仍是一個未知數。整個局勢充滿了變數和懸念,各方勢力的較量正悄然展開。

在最後的談判條件中,南郡出人意料地提出,願意向楚國提供十枚威力巨大的炸彈。至於楚國將如何利用這些炸彈,南郡方面則選擇了置身事外,不作任何干涉。

這一提議簡直讓人瞠目結舌。要知道,十枚炸彈的破壞力足以摧毀一座繁華的城市,而南郡居然如此大方地願意將其拱手相讓。

楚國的皇帝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提議,一時間竟找不出任何拒絕的理由。這不僅僅是因為炸彈的巨大威力,更因為南郡在此時展現出的誠意和決心。

然而,南郡方面也並非毫無要求。他們同時提出,在交付這一萬手炮炮兵之前,其指揮權必須牢牢掌握在南郡手中。

這一條件雖然有些強硬,但考慮到南郡所提供的炸彈的巨大價值,楚國皇帝也不得不選擇接受。

就這樣,兩個國家在這場談判中達成了共識。南郡以十枚炸彈為籌碼,換取了一萬手炮炮兵的指揮權,而楚國則得以藉助這些強大的武器來鞏固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