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師師 作品

第135章 可以去找南郡高陽問問

韓吉慶陪著高陽從南郡回到高家村後,便辭去了南嶺縣參將的職務,書信給了劉克儉說明了原因,讓韓吉慶替代了南嶺縣參將的職務。

大夏中部有很多流民開始往南部前行,南郡個縣城也不堪重負,關鍵這些流氓不屬於南郡的子民。

按照大夏律法:凡軍民人等往來,但出百里即驗文引。如無文引,必須擒拿送官。

所以,在南郡的邊界線上,有很多的官軍進行阻攔返鄉。

“陽子,你這是打算做什麼?”

高大勇見高陽在整裝待發,似乎要出遠門。

“我打算帶一百人往北走,安撫流民!”

高陽沒有過多的講出自己的計劃,他就是打算出去走走看。

而且高陽發現一個問題,上次他在馬山鎮可以進入空間,但是馬山鎮二十里範圍內也可以進入空間。

總結一個理論是,他只要在自己做過利民實事的地方,都可以拓展空間直徑二十里。

面前在南嶺縣也可以自由出入空間內。

南嶺縣是南郡的西南角,從南嶺縣出發到北地郡,正好是一個垂直的向北方,距離大約有九百里。

也就是說,高陽每次前進二十里,就要在當地做一件利民的實際好事才行。

高陽想想這事,怎麼都像聯通的蜂巢基站!

南嶺縣向北,越過連綿的山脈,最近的一個縣便是南浚縣。這片土地不屬於繁華的宣化府,卻獨屬於威嚴的南郡王治下。

南浚縣,位於群山環抱之中,彷彿一顆璀璨的寶石鑲嵌在大地母親的懷抱。當晨曦初露,金色的陽光穿透薄霧,灑在古老的石板路上,反射出璀璨的光芒。

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泥土氣息,夾雜著遠處農家的炊煙味,讓人不禁沉醉其中。

在南浚縣的小巷深處,高大勇與劉克儉聯手尋覓到一處寬敞宅院,足以容納百人。這處宅院不僅將成為他們煤炭、酒精和雜糧的集散地,更將化為一個秘密的情報網絡。

當宅院的經營權穩穩落入他們手中,高大勇立即派遣得力干將前往南浚縣,與劉克儉會合。他們將以商鋪為幌子,暗地裡蒐集各方情報,編織一張無形的信息網。

商鋪的門面雖普通,但背後的生意卻暗流湧動。煤炭、酒精和雜糧的交易往來頻繁,不僅帶動了當地的經濟,更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