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

 太后:只是女官麼?

 郝如月:剛剛……好像沒有御前兩個字。

 太皇太后氣得直冒汗,風寒好了一大半,連嗅覺都恢復了。

 嗅覺恢復之後,差點被屋子裡的臭氣燻暈過去。

 剛想問屋裡為何這樣臭,便想起了鈕祜祿氏的哭訴,又把話嚥了下去,沒好氣地吩咐蘇麻喇姑:“把窗扇打開,通通風。”

 沒有反對,便是默認了。

 在回去的馬車上,大福晉還是有些不放心,問佟佳氏:“既然皇上心裡有如月,為何只封她做女官?”直接給個位份不好嗎?

 佟佳氏提醒大福晉:“本朝沒有正兒八經的女官,可前朝有。據我所知,前朝不管是女官還是宮女,名義上都是皇上的女人。”只要皇上臨幸,隨時可以調崗。

 而且皇上給如月的女官品階在前朝也算高官了,對應本朝後宮的位份,與六嬪同列。

 如今皇后薨逝,最高位份的庶妃不過是七品的貴人,可見皇上對如月有多看重。

 皇上孝順,每日都要去慈寧宮和慈仁宮請安,有時候一日一次,有時候一日幾次。

 再加上撫養太子,如月每天都能見到皇上,何愁沒有恩寵,前途一片光明。

 大福晉沒有佟佳氏想得深遠,聽她說女官也算皇上的女人,便將懸著的一顆心放下。

 慈寧宮在西六宮的南面,而慈仁宮在東六宮的東邊,一西一東相距較遠。眾人從慈寧宮出來,天都黑透了,康熙要送太后回慈仁宮,榮貴人和惠貴人本就是隨著太后一起過來的,見皇上要送,她們也想跟著。

 一來國喪期間,見皇上一面太難,機會來之不易。

 二來皇后一死,後宮沒了主位,太皇太后病著,太后根本不管事,皇上怎麼也要晉封一兩個人代管六宮。

 後宮眾多庶妃當中,榮貴人資歷最老,生孩子最多,雖然只活了一個女兒,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惠貴人入宮不如榮貴人早,生孩子也不如榮貴人多,勝在有活著的兒子。

 論綜合實力,兩人平分秋色,論恩寵兩人也是平分秋色,所以在這個關鍵時期,誰能得了皇上的青眼,便有可能拿到代管六宮之權,晉升高位。

 郝如月不放心太子,便向太后告了罪,太后看看她,又看皇上:“我身邊這麼多人伺候,丟不了的,都不必送了。”

 皇上也沒堅持,走到乾清門附近便與太后分開了,榮貴人與惠貴人都住東六宮,又送了太后一段,這才從內門回去。

 康熙回乾清宮,郝如月回坤寧宮,兩人正好順路,都走乾清門。

 才走到乾清門,邁門檻的時候,康熙腳下有些踉蹌,被梁九功一把扶住,飆高音喊了一聲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