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318章 第三艦隊

 原代理第三艦隊幕僚長於敏中准將,則被挖牆腳,不對,應當說提升裝甲巡洋艦戰力,美其名曰交流到第一艦隊任戰巡編隊少將指揮官,朱先釺倒也樂見其成,自己的下屬能晉升到外艦隊擔任主官,總比龜縮在自己羽翼下要好,況且第三艦隊各級都是剛剛晉升,和自己職級相差不大的下屬將來發展空間不大,開枝散葉到外面去未嘗不是條出路。

 從未擔任過艦長的葛麥克上校則升任第三艦隊幕僚部准將幕僚長,至於在襄陽編隊出戰中不少表現優異的幕僚部贊劃,比如趙延年、蘇子英,大部分自願留任,也算是組成一個極為精簡的幕僚部,並且移駐廬州艦。

 忙乎了幾天時間,朱先釺終於把第三艦隊開辦起來,由於大本營組建後,後勤補給均由朱三老爺子一手操辦,彈藥、煤炭、補給這些可以說是敞開供應,光從江南發往松江基地的火車皮就發運了十幾列,在葛麥克一手操辦下,總算是將整個艦隊像無底洞一樣的倉庫填滿。

 成軍後,整個艦隊浩浩蕩蕩的開出松江港,並且在外海進行了為期五天的陣型操演和實彈射擊,而後再次返回松江港進行補給,並且在艦上搭載了不少崇明和松江造船廠的工匠,準備利用航渡時間將各艦的小毛病逐一進行調教。

 9月9日,第三艦隊在黃海北部正式與第一艦隊交接,執行旅順口和黃海封控任務,第一艦隊轉為執行“捷字一號”專案。

 朱先釺站在廬州艦高大的艦橋上,看著第一艦隊數十艘戰艦,拉起漫天的煙柱,浩浩蕩蕩的轉向駛往海州基地,準備遂行補給和後續作戰任務。

 兩個艦隊近四十艘戰艦交錯之際,相互發出“大明萬勝”、“武運昌隆”、“海兵必勝”等諸如此類的旗語,中央艦隊從印尼海兵陸戰隊挖來的山羊鬍子攝影大師,攀爬在第一艦隊最前面的一艘驅逐艦桅杆上,遠遠拍下近十年來大明海兵最強海上陣容,無數艨艟鉅艦列隊海上,炮管如林,旌旗招展,煙柱遮天蔽日,近處最奪目的福州艦上,大明龍旗和海軍二級上將旗迎風飄揚,隨著白色煙霧升騰,這一幕永遠被定格在後世流傳甚久的這張大幅黑白照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