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217章 多種經營

 因此,海兵都督府火速與海英公司下屬的泰州通信所簽訂了合同,要求其儘速開發可實用化的艦載無線電設備。 

 為此,朱先釺既當甲方又當乙方,越俎代庖決定研製三種無線電設備,第一種就是岸對艦通信,準備在海州、松江、寧波、台州、福州、澎湖、基隆、臺南、汕頭、廣州、印尼、安南、獅城依山各建一個5千瓦大功率收發信臺,用於下達指令,中央艦隊各艦隊的旗艦安裝5千瓦電臺,用於岸艦通信,驅逐艦以上各艦安裝1.5千瓦電臺,用於艦隊內部無線通信。並且提出了t裝、i裝和傘裝天線模式,讓泰州通信所抓緊驗證。 

 這可是筆大生意,儘管單價不高,可是架不住數量多啊,這各個站臺裝了無線電,這艦上要不要裝,一艘裝了可不行,最好覆蓋到大明每一艘戰艦上,這樣才能形成合力不是,光這個無線電的生意,就可以讓海英公司持續不斷的做下去,更別提現在還是大明境內獨一份,這等好事,讓朱先釺兄妹想想都開心,更別提假裝矜持的朱三老爺子了。 

 此外,針對通信安全問題,朱先釺提出了密碼通信要求,責成海兵密碼研究所開發密碼生成設備,現在階段,仍然以摩爾斯電報為主。 

 按照《洪武正韻》中收錄80韻部,大明官方認可的漢字有個,五百多年來,現在大明常用的漢字有3600字,現在是對所有漢字進行編碼,每四個阿伯刺數字,代表一個漢字,完全可以覆蓋常用漢字範圍,不過由於過於公開,將來一旦對手也有無線電接收機,也能將這些內容翻譯回來,為此,朱先釺另闢蹊徑,採用特定的書籍作為秘鑰進行加密方法,這種方法很簡潔,雙方約定今後用什麼書,第多少頁,第幾行,第幾個字,包括標點符號在內,譯報人就能按“書”索驥,找出書中對應的一個漢字和標點符號。 

 除了保密,針對無線電應用,朱先釺又從乙方角度,準備海兵將無線電投入使用後,再推出無線電測向裝置,吃相之難堪,讓朱三老爺子都為之不恥。 

 注:無線電,1896年前後,意大利人馬可尼與俄國人波波夫先後發明了無線電通信,1899年7月,馬可尼的無線電裝置第一次在英國演習中使用,具有遠見卓識的英國皇家海軍沒有忽視這一尚處於雛形的“小玩藝兒”,將它們裝在三艘軍艦上,由馬可尼及助手分別操作,演習中無線電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演習結束後,皇家海軍與馬可尼簽訂合同,分別給海軍的28艘軍船和四個陸上通信站裝置無線電臺,這是無線電臺在軍艦上的成功運用。 

 1905年7月,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在天津設無線電訓練班,聘請意大利人葛拉斯為教師,訓練無線電技術人員;同時委託葛拉斯代購無線電報機多部,安裝在北京南苑行營和海圻、海容、海籌、海琛四艘軍艦上,開始使用無線電進行軍事聯絡;次年在南苑、天津、保定正式設無線電臺,功率均為1.5千瓦,當時使用的是長波通信,波長6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