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216章 大明皇家海英股份有限公司

 大明曆531年2月28日,海兵都督府後勤裝備部艦艇建造司經過競爭性談判,正式將2艘裝甲巡洋艦合同賦予松江造船廠,按合約,應當於531年12月前下水,532年年底前交付海兵,2艘驅逐艦合同賦予福建馬尾造船廠,另兩艘驅逐艦合同分別賦予海州造船廠和廣州造船廠。 

 順利通過造艦計劃後,朱先釺又開始了摸魚之旅,平日裡與京師的好兄弟們吹牛打屁,與鄭秀競花前月下,再有時間,就到小妹的海英股份有限公司裡轉悠。 

 自從朱先釺從英吉利引進帕森斯蒸汽輪機後,海英火柴廠正式更名為大明皇家海英股份有限公司,朱先顏依然是股份公司的總經理,並且成立了若干下屬工廠,經營範圍包括但不限於火柴、香菸、副食品,艦上用於擦拭機器的高檔棉紗,包裹藥包的特種絲綢廠,當然也有海英·帕森斯聯合動力公司,儘管前期海英已經投入大量現金,不過有了海兵訂單,也算了收支平衡了,皇家大量注資,甚至已經成了海英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現在海英已經從人力密級型企業變成技術型公司。 

 對此,朱先釺甚至和朱三老爺子起了爭執。 

 按照朱三老爺子的意見,什麼掙錢幹什麼,最好能在大明境內形成壟斷性企業,虧本的逐漸縮減規模,這樣皇家一旦有事,不依賴政府也能發揮作用。朱先釺的意見反倒是不忘初心,兼容幷蓄。當初成立海英公司的初衷就是解決海兵遺屬和傷殘退役海兵的吃飯問題,現在有了錢,更要擴大海兵相關的受益範圍,並且還要做好將來一旦開戰,傷殘海兵和遺屬的收留問題,對此,朱先釺的意見是技術型東西也要搞,畢竟要掙錢,不過掙來的錢,建議三“二三二”來劃分,第一個“三”歸皇家,第一個“二”歸其他股東,第二個“三應”當補貼海英旗下不掙錢甚至虧本的,專門用來補貼安置海兵遺屬和傷殘海兵的子公司,最後一個“二”用於海英投資和對外發展,畢竟現在過國內算起來靠海英公司吃飯的也有近十萬人之眾。 

 按照朱先釺說法,掙錢是一方面,最根本是不能忘了初心,皇家的基本盤是民眾,做不到兼容幷蓄,至少要籠絡海兵相關這個核心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