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155章 閒散人員的生活

 同伴們一起伸手把朱先顏向路對面推過去。 

 “不是這樣的,這是我哥哥”,朱先顏爭辯道。 

 “知道,知道,來的都是你哥哥,快去吧,這小夥看起來身子骨有點弱,小妹記得矜持點啊”,在同伴們鬨笑中,朱先顏喜滋滋的走向路對面。 

 一見到大哥,朱先顏就笑著埋怨道:“小妹到了京師快五年了,這是大哥第一回來接小妹吧”? 

 “額,這下大哥有空了,以後天天來接你”,朱先釺撓了撓頭,訕笑著回道。 

 “拉倒吧,快說,你來接我有什麼事”? 

 “大哥今天真的是沒什麼事,剛好過來看看,今天我請客,怎麼樣”? 

 “那感情好,小妹今天想吃三牌樓的熱食,一起走吧”,說完,朱先顏跨起大哥的手,蹦蹦跳跳的帶路出發,讓路對面的同伴們看到以後驚嚇不已。 

 隨著接近三牌樓夜市,路上行人逐漸變得多起來,天色漸晚,朱先釺也不像剛開始一樣,將自己的海兵大衣遮遮掩掩的。 

 至於說三牌樓,相傳國朝宣德年間,有一對夫妻到了應天府以賣豆腐為生,住在當時還很荒涼的三牌樓這地方,當然彼時地名已經不可考,因為他們的豆腐做得味美可口,所以日子過得也還說得過去,可是這對夫婦年紀越來越大,卻一直無子女。 

 一天晚上,外面下著鵝毛大雪,當家男人聽到門外有嬰兒的啼哭聲,於是披衣出門一看,就見門口果然放著兩個剛剛出生的男嬰。男人趕緊把兩個男嬰抱了進來,婦人見了就說:“這準是哪個窮人養不起孩子,知道我們膝下無子,給我們送來的”。 

 說來也奇怪,沒過幾個月這婦人懷孕了,居然也生了一個男孩,不過這樣一來,家裡一下子多了三張吃飯的嘴,夫婦倆要養活三個孩子實在是力不從心,只得用豆漿餵養他們。到了讀書的年齡,夫婦倆省吃儉用,一視同仁,讓三個孩子都去讀書,三兄弟很懂事,學問長進很快。 

 後來,三兄弟同科考中進士,被傳為美談。三兄弟做官後,為官清正廉潔,政績卓著。英宗皇帝知道後,認為夫婦扶貧救弱,教子有方,就下令三兄弟每人為父母建一座牌坊,以示表彰。三座牌坊一字兒排開,十分壯觀。久而久之,老百姓便把這裡叫做三牌樓。 

 因此,有了這個典故,三牌樓的豆腐更是出名。 

 看到華燈初上,行人熙熙攘攘,路邊小攤子上商販們叫賣聲此起彼伏。 

 “大哥,我要這個”,朱先顏嘴巴里咬著章魚串,口齒不清的指著前面攤子上的烤豆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