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126章 脫離戰鬥

 很可惜,大明鐵甲艦上的主炮穿甲彈一直有問題,內置的1公斤左右黑火藥在實戰中很難被激發引爆,不像日本120毫米以上的速射炮,大部分配備了彈尾引信,靠炮彈撞擊目標後突然減速,引信內撞針依靠慣性前衝,激發內部雷汞等烈性炸藥,然後再引爆炮彈。日本海軍部為了這次作戰,緊急配發了一批灌裝號稱“下瀨爆藥”的炮彈,炸藥非常敏感,甚至引信撞擊後就可以直接引爆混合木屑的苦味酸炸藥,並且秘而不宣,僅以黃色內爆彈作為代號。 

 反觀大明水師的穿甲彈,由於江陰槍彈廠因為材料技術不過關,一直解決不了穿甲彈類型的炮彈延時起爆難題,導致十次試驗有九次是在靶標上扎個窟窿,主要原因是彈壁厚,藥室小,裝藥量少,彈尾引信撞針甚至來不及激發起爆藥就已經繃斷,不像開花彈,彈頭引信只要碰到目標表面就可以引爆。 

 江陰廠某位天才索性將穿甲彈的內壁處理的非常粗糙,指望炮彈在命中目標時,依靠藥室裡面黑火藥與內壁摩擦後自行引爆,起爆率與裝了不可靠彈底引信的炮彈相差無幾,而且江陰廠美其名曰“極大節約了生產成本,有效保障了海兵訓練要求”,加上這時各個海上強國的穿甲彈都差不多,大部分是靠堅硬的彈頭撞擊裝甲,所以時間長了大傢伙也就見怪不怪,以為各國穿甲彈均是如此,平時就都以實心彈(注)稱之。 

 隨著扶桑號喪失炮戰能力,加上大明水師後方出現高速航行下午三時四十二分,艦長新井有貫大佐下令,升起“本艦重傷、退出戰鬥”的信號旗,率先開始撤退。 

 緊接著,一直在海上跳著狐步華爾茲,除了最開始打中揚州艦一發近失彈,此後既沒被大明水師主炮擊中,也沒有更多有效命中的八重山號,僅中了幾發75毫米炮彈近失彈後,隨即也開始撤出戰鬥,並且升起信號旗,命令戰鬥前在後方盯著的五艘魚雷艇開始前出掩護。 

 隨後,日本聯合艦隊諸艦,也紛紛開始撤離。 

 下午四時十分左右,前出的魚雷艇開始在800米左右釋放魚雷,由於揚州艦和蘇州艦艦上的速射炮大部分被毀,只能依靠前後桅杆上的格林炮進行阻攔,所以兩艦開始轉向避讓,不到五分鐘時間,從豐島後方繞出來的四艘雷擊艦紛紛趕上,來不及抵近威脅撤退的日本諸艦,一方面向在海上航行的魚雷緊急開火,一面驅離還在海上逡巡的日方魚雷艇,一時間兩艘鐵甲艦被鬧得手忙腳亂,最後仍然有一枚魚雷擦著揚州艦而過,最終在艦尾處爆炸,這次爆炸,讓原本已經勉力支撐的邵鐵均再次昏迷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