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銘陸預 作品

第480章 邸報新聞

  傅遠山點了點頭:“可以。”

  劉永銘又說:“那活字印刷排版要比雕版快得多。新的書別人還沒雕出來呢,我們的書就已經在市面上賣了!這便是我們的賺錢之道!什麼樣的東西比的是時間?不是書而是……”

  傅遠山連忙說道:“邸報?”

  古代就有報紙,明清兩朝發行報紙的單位是接收奏疏的通政司。

  這個時代也是一樣。

  通政司會將一段時間朝裡發生的一些行政性的要事刻印在通報報紙上,然後發往各個衙門,包括地方衙門。

  有些的候選的官員也會想著瞭解一些朝政時事,所以會讓自己家的西席或是賬房先生到衙門去抄一份回來。

  所以宋朝時邸報在民間也叫抄報。

  在古代大部份的時間裡,“府”這個詞是機構代名詞,就算是個人,非御賜“開府”都不能將家稱作府。

  所以,以“趙府”“錢府”“孫府”“李府”稱呼家邸是不太可能的事。

  而地方衙門往往都會派人駐在京城,方便聯絡京城與地方的一些事務。

  這些駐京的小吏,就只能稱為邸吏。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4要求在京的侯選、閒職或是不上朝的官員、地方官員也要了解時事。

  所以便要求那些“邸吏”們也要抄送一份帶回到他們那裡去。

  於是報紙在當時稱之為邸報。

  邸報使用活字印刷已是明朝時期的事情了,在此之前,由於雕版印刷的侷限性,使得刊刻出來的邸報內容至少是一個月以前的。

  且由於古代交通不便,邸報再傳到地方的時候早已不至一個月了。

  像是海南那樣的偏遠地區,甚至都是半年乃到一年以前的“新聞”了。

  劉永銘對傅遠山笑道:“朝廷的事務我們可不好印發。但我們也可以做類似邸報一類的東西。用厚的四開紙來印,材料次一些沒關係,不必白紙,灰一些都行。一面為一版,共分四版。第一版為時政要聞,第二版是民間秩事,第三版是詩詞論文,這第四版嘛……”

  “是什麼?”

  “廣而告之!讓一些商家發銀子來我們這裡做些廣而告之之詞即可。”

  傅遠山想了想說道:“活字有便捷之快,那這門生意,我們便是獨家所售,有萬利。且那東西兩市之商賈欲將商貨快進快出,也必願以銀錢買上一塊地方廣而告之。只是……”

  “紙?”

  傅遠山點頭說道:“是呀,不只是洛陽紙貴,長安城的紙也不便宜呀。再次的紙那也……不便宜呀。邸報雖可傳閱,但誰又願意花這麼大的價錢去買這麼一份東西呢?”

  劉永銘笑道:“所以當初與您商量之時我便沒說此事,紙廠我們另外再建!現在還不著急。當然了,紙廠將來也歸您統轄!”雲九小說

  “這!”傅遠山尷尬得笑了幾聲:“我實不通經營!要不然小友也不會指教老夫了。”

  劉永銘笑道:“您當的是大掌櫃,那些小掌櫃自是有人去當!就算是我派駐進來的姑娘,那名義上也得歸您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