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銘陸預 作品

第263章 累及父兄

  雖然有時也會牽連到無辜之人,但大部份的“父兄妻兒”並不無辜,他們多少是知道犯官是怎麼一回事,就是沒有舉報。

  這樣也會做成一個效果,那就是,有些人為了不被牽連,就會去舉報,從而減少大理寺的工作強度。

  同時也加大了貪官財產轉移的難度。

  所以,最佳的監督者並不是監察部門,而是自己的家人,其中也包括小三。

  劉塬點頭說道:“餘愛卿可擬以章程呈報中書參議,內閣擬條後朕即刻御批下旨。”

  “臣尊旨!”餘諷應了一聲便退了下去。

  周書禮卻還有疑問,他弱弱地問道:“臣詢之。李哲事……”

  劉塬沒等周書禮說完,便大聲地說道:“供之全罪乃是其責,若能舉報他人之事,免其父兄之累。若不能,仍斬監侯並累其父兄、妻族!此望眾臣工以此為鑑,莫做此等犯罪之事!”

  程管煒仍不死心,他奏道:“皇上!因銀兩事而累其族,此不妥也!惜,豪傑朱世安為減其罪舉報公孫敬聲,而有巫蠱之禍始。唐婿房遺愛為減其罪而汙曲李恪,至其冤死。以舉報為免,此取禍之道也!”

  程管煒話一說完,那袁魁卻馬上反問道:“敢問程天官,公孫敬聲有罪否?”

  “這……”

  見得程管煒一時無言,袁魁又道:“舉報非是定罪,是非屬實自有大理寺、刑部等證其言、公其行。皇上聖明,仁孝治世,賢名遠播,非楚尊老昏無用,亦無齊君奢靡之煬,有何可憂之?唐之往事,此兄弟鬩牆之始,權臣長孫世家不可制所以為禍,非是舉報之罪過也,何言不可行?”

  袁魁雖說是個大清官,但他畢竟還是五皇子的人,他這句話就是在指桑罵槐。

  說是兄弟鬩牆,實則直指與太子爭嫡的大皇子。

  說是長孫無忌,其實是拿首輔曹嶽來與之對比。

  他一句話將太子黨與大爺黨都數落在內。

  而且他們還對袁魁沒有辦法,因為袁魁幾乎沒有什麼黑料給他們爆的。

  “夠了!”劉塬喝了一聲之後,只覺得氣息有些不順。

  他不舒服地重咳了幾聲之後,才說道:“李哲之罪不必再議。罪未夷其族,亦是皇恩浩蕩了!”

  程管煒沒有諫言成功,且又說不過別人,只得造退下去。

  袁魁也沒有再繼續說些別的,更沒有落井下石,也乖乖地退下去了。

  因為皇帝劉塬的身體不太舒服,早朝沒多久就草草地結束了。

  劉永銘悶悶不樂地從宣政殿裡走了出來。

  見得前面的厲舒才,他正想要趕腳上前問個清楚,卻不想身後有人拉了自己一把。

  “六爺!”

  劉永銘聽得叫喚,無奈之下只得停下腳步。

  他轉身一看,竟是那禮部侍郎宿倉。

  宿倉為難地看著劉永銘,說道:“六爺,那件事……”

  劉永銘苦笑道:“不是爺我不幫你。你昨日才跟我說的事情,我還沒來得及幫你呢,父皇那裡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