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秦墨李玉漱 作品

第六百七十四章 好女婿,你過來!

  只是沒人敢說而已。

  這件事,李世隆也是略顯迷茫的,因為國家太窮了。

  從起事到現在,二十多年了,財稅枯竭。

  雖然有秦墨支招,但是把這些錢銀攤牌下去,還是不夠看的。

  為了解決官員的俸祿和各級衙門的辦公經費問題,太上皇設計了一套特殊的制度,朝廷放貸和出租,即公廨錢和公廨田。

  所謂“公廨錢”,是指朝廷給每一個衙門都分配一些土地和錢,由官員去經營,賺的錢就充作辦公經費和俸祿,這樣就不用朝廷發辦公費用。

  朝廷還會根據官員地位的高低授予他們一部分永業田,再根據官員職位授予一部分職分田。

  官員調任的時候,需要把職分田交回去,到下一個崗位再重新分配。永業田則可以保留並傳給子孫。

  如此一來,官員的收入就有了保障,不再需要朝廷發給的俸祿了。

  可事實是,還是窮。

  雖然一開始還行,可後面這兩個制度,就崩潰了。

  為了搞錢,李世隆甚至想從全國找了七千戶最有錢的上等戶。逼這些富戶每年交錢供養官府和官員,精準定向“資助”衙門的辦公經費和官員的職分田補貼。

  但兩年就弄得怨聲載道,怕激起民變,就把這個制度給撤了。

  於是乎,這個捉錢令史,就應勢而生了。

  當時秦墨也不在,就這麼一拍腦袋,讓每個衙門設立9個捉錢令史,每個人管五萬大乾通寶錢。

  他參考了市場利率,認為每年獲得百分之百的回報是可能的。

  因此規定每個令史每個月,必須提供四千大乾通寶的利息。

  完不成任務的就要受到懲罰,完成任務的給予獎勵,如果連續十二個月都完成了任務,就會將他們納入吏部候補,具備資格就可以轉正,任命為實缺官職。

  “臣以為,這不就是變相的賣官鬻爵嗎?”諸葛遂道:“這些人慣於求利,苟得無恥,莫蹈廉隅,使其居職。

  從何而可,將來之弊,宜絕本想。”

  一番話,說的李世隆顏面無光,可更多的,是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