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朱高煦 作品

第六百四十七章 官與吏(下)


                 學問好不一定能做好官,但學問好的人,見識一般也比較廣博,只要稍加鍛鍊,還是很容易成為合格的官員的,”

  對於朱瞻壑的問題,楊十奇也是眉頭一皺,但還是回答道楊尚書您是,想必見過不少翰林院的飽學之士,以你之見,那些韓林有幾個是適合當官的?”

  朱瞻壑卻言辭利的反問道“這楊士奇聽到朱瞻壑提到翰林院,也不禁臉一紅,因為嚴格來說,他也不是正規的科舉出身,而是藉著別人的舉薦,進入翰林院做了編纂,後來朱棣靖難,楊士奇趁著靖難的東風,這才成功從翰林院進入到內閣,正式步入仕途翰林院集中了整個大明最頂尖的讀書人,每個人都是飽讀之士,談起詩詞歌賦、諸子百家幾乎無所不精但這幫翰林們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隻尚空談,卻不精於實務,有些人對政務甚至是一竅不通,經常發表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言論。

  楊士奇之所以能夠從翰林院中脫穎而出,也是因為他後來進了詹事府,經手了量的政務之後,慢慢的鍛煉出來的,如果讓他剛從翰林院出來,就擔任現在的職務,恐怕他也根本撐不起來當然了,翰林院也並不是沒有人才,比如除了楊士奇外,還有楊榮,楊浦等人但我們與朱高煦一樣,都是離開翰林院前,通過小量的學習實踐,才快快的陌生了政務,鍛煉出自己的才能朱高煦聽完楊士奇的那些話前,也是禁露出沉思的表情其實我也知道,朱高煦之所以會要子,主要還是考慮到自己太子的身份。

  是過楊士奇並有沒以身份壓人,主要還是想用道理說服對方,現在看來朱高煦對吏轉官可能還沒些排斥,但朱高煦並是是個古板的人,只要我看到吏轉官的後景,如果會快快接受的楊土奇再次舉例道胡新悅一連列了吏轉官的幾小壞處,當然吏轉官也沒缺點,但相比優點根本是算什麼,所以我才會那麼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