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朱高煦 作品

第三百一十一章 聯合朝鮮


                 武英殿,內閣大臣悉數到場,朱瞻壑站在朱棣旁邊,指著地球儀上倭寇九州的位置,將自己之前的計劃再次講了一遍。

  對於出征倭國這件事,朱棣雖然心動,但還是有些猶豫,所以他最終將內閣大臣全部召集過來,共同商議此事。

  “各位,總的來說,只要打下九州島,就可以徹底的解決沿海的倭寇之亂,同時可以圖謀倭國的銀礦,更遠一些,還能派出船隊抵達美洲,將那邊的高產作物,以及金銀帶回來。”

  朱瞻壑最後總結道,說完就看向幾位內閣大臣。

  只見金忠與夏元吉等人都表現的十分穩重,一個個皺起眉頭不肯發表意見。

  倒是張輔這時第一個站出來道:“臣以為此事可行,區區一個倭寇之亂,就讓朝廷在沿海設立無數衛所,光是養這些衛所,每年都花費甚巨,如果能徹底解決倭寇,光是這一筆開支,就能節省上百萬貫!”

  張輔的話一出口,立刻引得夏元吉有些意動,做為戶部尚書,沒有人比他更想節省開支了。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張輔身為武將,說這些話也有私心,畢竟只有打仗時,武將才能建功立業,這不光是張輔的想法,也是大明所有武勳的想法。

  比如朱棣每次北征,反對的大都是文臣,但武將們卻幾乎全都贊同。

  “陛下,當初太祖皇帝定下十五個不徵之國,倭國就是其中之一,若現在對倭國用兵,恐怕會惹人非議啊!”

  金忠猶豫了片刻,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擔憂道。

  “太祖皇帝立下不徵之國,主要是這些國家距離大明太遠,與大明沒有什麼利益上的衝突,攻打他們非但沒有任何好處,反而還要勞民傷財,所以才叮囑我們後世子孫不得擅用刀兵。”

  朱棣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著這才再次道。

  “更何況所謂的不徵之國,朕又不是沒有打過。”

  朱棣話中所說的不徵之國,其實就是指交趾,當初還叫安南,同樣也是不徵之國之一,但朱棣趁著安南的內亂,直接吞併了安南,改名為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