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朱高煦 作品

第二百三十三章 糧船北上

  “啟稟世子,以前運糧船要抵達天津,最少也需要四十天,但蒙元時總結經驗,尋找到合適的洋流與季風,最短可以將時間壓縮到十天,但現在不是最佳的運糧季節,估計需要十五左右。”

  張芾立刻回答道。

  “蒙元時就已經開始海運了?”

  朱瞻壑有些驚訝的問道,他一直以為海運的航線是航海侯張赫打通的。

  “蒙元對海運十分重視,不過他們運糧主要是從蘇州到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我伯父則是在此基礎上,打通了到遼東的航線,使得咱們大明的軍隊能夠深入遼東,增強了朝廷在那裡的統治。”

  張芾耐心的解釋道。

  “原來如此!”

  朱瞻壑聞言點了點頭,雖然蒙元在中原的統治十分失敗,但有一點他們做的很好,就是對大海十分重視,不但想要征服倭國,甚至還派船隊征服了南洋一帶,許多南洋小國以前都是蒙元的勢力範圍。

  正在這時,只見程濟,不對,應該叫他齊先生。

  齊先生手拿著賬本走了過來,向朱瞻壑行了一禮道:“世子,這是我估算的糧食損耗,還請您過目!”

  朱瞻壑接過賬本看了一下,運糧都是有損耗的,不光是船員的食用消耗,另外還有蟲蛀、變質等,也要算在損耗之中。

  “糧食的損耗是不是有點多了?”

  朱瞻壑看完賬冊,隨後皺起眉頭問道,他看過漕運的記錄,相比漕運,這次海運的損耗數目雖然比漕運少一些,但也沒少多少,並不能體現出海運的優勢。

  “啟稟世子,咱們這些海船停放了一年之久,雖然已經送到船塢維修過,但畢竟不能與新船相比,再加上許多船員都是新招募的……”

  齊先生很冷靜,給朱瞻壑分析了一下他估算損耗比較大的原因。

  其實說白了也就兩方面,一是船比較舊,二是在船員之中,除了有一批是張芾的老部下外,剩下還有許多都是新招募的,他們對船隻的操作不熟練,所以在遇到風浪時,難免會出一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