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朱高煦 作品

第一百九十八章 重啟海運

  朱高熾被朱瞻壑的描述也嚇了一跳,隨後又有些懷疑的問道。

  “大伯,隨著漕運的發展,日後的情況只會比我描述的嚴重百倍,甚至等到漕運形成一條牢固的利益鏈,到時就連朝廷想要動它,也根本不可能了!”

  朱瞻壑痛心疾首的再次道。

  漕運的出現,初期的確為明清兩朝帶來一些便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條貫通南北的利益鏈條,卻成為一部分人牟取私利的工具,使得漕運就像是一條吸血蟲一般,不斷的吞噬著帝國的鮮血。

  所以到了清朝道光年間,撐不住的滿清終於重啟海運,第一次海運就承擔了漕運糧食總量的一半,後期海運更是承擔了糧食運輸的絕大部分。

  要知道那時經過明清兩朝的海禁,中原的造船技術並沒有太大的進步,甚至可能還不如鄭和的福船,因此滿清能做到的事情,大明沒有理由做不到!

  相比於朱高熾的懷疑,朱棣這時卻眉頭緊鎖。

  之前他沒有仔細考慮這方面的問題,現在經過朱瞻壑的提醒,他這才猛然醒悟,自己的確太大意了,漕運這條線的利益太大,日後肯定會有無數人伸手,到時再想整頓可就來不及了。

  “瞻壑,漕運的確可能會發生你說的情況,但若是改為海運,就能避免這些情況了嗎?”

  朱棣沉思良久,終於抬頭向朱瞻壑問道。

  “海運最大的好處,就是從點到點,中間不需要在別的港口停靠,比如從蘇州那邊出海,直接就可以抵達天津,所以只要管好起始點和終點,就可以杜絕大部分的貪汙腐敗,更不會驚擾沿途的百姓,讓他們在農忙時去做勞役!”

  朱瞻壑十分肯定的道。

  正是海運的這些優點,所以滿清才會最終啟用海運,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取代了漕運。

  “那出海的風險呢,萬一遇到一場大風暴,就可能導致整個船隊傾覆!”

  朱高熾這時再次提出反對的意見道。

  “海上的天災是可以預測的,比如風暴一般只發生了夏秋兩季,冬天和春天很少遇到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