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多爾袞 作品

第1002章 記吃不記打

  這就是為什麼先秦時期,黃河南北岸渡口,相隔百里的原因。

  同樣,新野、大野澤、雲夢澤,也源於這個背景。

  在不適合人類繁衍的土地上,恰恰繁育出華夏文明的我們,靠的從不是蒼天的憐憫。

  華夏先民,能依仗的只有自己的雙手。

  殷商在大部分海拔50米的地方,屢屢遷都,躲避水患。

  而另一個相同高度的埃及文明(開羅海拔64米),在某個最早不超過公元1400年,才出現的三角洲——

  在數千年後,形成的平原上,此時還沒出現的沃土上——

  種了足以供養百萬以上人口、沒有任何馴化跡象的野生作物。(尼羅河三角洲海拔18米以下,大部分在10米以下)

  (注:關於尼羅河衝擊平原,程碧波博士早有無數論文了。)

  唉,這狗尾巴草一般的“高產糧食”,稍微種一點,就夠吃了!

  唉,餓著肚子,鑽進海底——

  還能修建了高大巍峨的金字塔!

  果真人均高達!

  哦。

  搞錯了!

  人家現在不要埃及了,改稱兩河流域和希臘。

  好吧,兩河流域海拔高了些。(絕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米)

  但是,這所謂的文明發源地,是十七世紀,幼發拉底河改道後,才沖積形成的……

  用幾千年後的產糧區,給幾千年前的老祖宗提供糧食……

  別質疑,質疑就是——

  我大西方早就製造出了時空穿梭機!

  至於希臘,大部分都在山尖尖上……

  沒有種糧食的條件——

  嘿!

  人家生來就會貿易,俺們大西方早就划著獨木舟,跟埃及做生意了……

  哪管他埃及自己的糧食,都在海里種著呢!

  唉,順風順水的西方文明,怪不得腦容量也就比躺著也餓不死的非洲高一些了……

  人均高達,還要什麼磨礪才能增加的腦容量……

  ……

  災難,磨礪出了華夏全球最高的腦容量。

  這是祖先賜予華夏最寶貴的財富。

  這是朱由檢要守護的結晶!

  《大明專利法》公佈之後,華夏的科技,就迎來了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