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多爾袞 作品

第303章 王廉再回皇恩村

  至此,百姓們已經對陛下強行推動的紅薯,再也沒有了質疑。

  就算長不出來紅薯,那一袋子、又一袋子,開水焯了,曬乾後的紅薯葉,就足夠他們食用半年時間了!

  這可是比青菜還好吃的佳餚啊!

  有了這麼多幹菜,省著點吃,足夠他們對付了一年時間了!

  沒有經過飢餓,不知道糧食的可貴。

  皇帝雖然動用了強制手段,規定他們必須種植紅薯。

  然而,當他們真的得到了實惠之後,那些許的不滿,早已轉化成了對皇帝的擁護。

  老百姓無不對給了他們活命大恩的皇帝,感恩戴德!

  連帶著,就連那些代表朱由檢,分赴各地監督的太監們,也被百姓視為了救命恩人。

  有了這些“自己人”的宣傳……

  皇帝陛下召集磚瓦匠,欲要修建都城、發展工廠的事情,很快就會得到了百姓的響應。

  ……

  鄧州西南角,州城百里之外的杏山腳下。

  這裡原本是彭家等豪紳隱藏的田地,朱由檢炮轟彭家大院,清查田畝,將這些土地分給了流民之後,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個“皇恩村、”“聖恩村”、“感恩村”……

  杏山是石頭山,甚至,周邊很多山峰,整個就是一個大青石。

  在後世,這裡是葛洲壩水泥分廠的原材料供應地。

  青石不但是水泥的原材料,更是能夠燒製石灰,因此又有了石灰石的名字。

  這種堅硬的石頭,更是磨盤的首選材料。

  皇恩村因為就在山腳下,因此,當百姓們忙完了地裡活之後,便在退伍傷兵里正的帶領下,前往杏山,採集了很多青石,製成了石磙、石碾、甚至磨盤。

  這些兩三個月之前,還是一無所有、滿眼都是麻木的流民,此時不僅臉上有了菜色,更是人人臉上都掛著笑容。

  生活有了盼頭了啊!

  更有勤快的百姓,做了手推車,前往山腳搬運碎石,準備在秋天氣溫稍微涼快一些的時候,給自己起一個大院子。

  王廉騎著馬,在五個軍卒的護衛下,來到了皇恩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