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古代新娘陪嫁嫁妝都有些什麼?


  古代新娘陪嫁嫁妝!上到飛禽走獸下至喪服應有盡有。

  結婚從古自今都是每一個人一生中最神聖的時刻,然而,二人甜蜜的結合並非只是另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家人的事情,從古自今皆是如此。

  男方結婚需要各種準備,而女方家長則需要為女兒置辦嫁妝。在現代,嫁妝一般是以人民幣、金銀首飾、車等為主,但是在古代這些可真都不算啥!

  據史料記載,新娘要置辦嫁妝的風俗始於春秋時期,當時,魯國大夫轅頗擔任相當於今國家土地資源部部長的司徒一職,對封邑內的土地徵收賦稅,用來作為魯哀公女兒的嫁資。那時不只諸侯嫁女有嫁妝,民間也已普及。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國風》中,便提到了衛國女子出嫁時的情形:“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而古代的嫁妝可謂是無奇不有,奇怪到來自未來的你根本想不到!

  一、雞鴨狗豬和大雁

  在戰國時期,嫁女要陪送嫁妝已成普遍的社會風氣。從考古發現來看,那時的嫁妝還很豐富。如1986年在湖北荊門包山發現的一座戰國楚墓中,出土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其中有一隻“彩繪出行圖夾紵胎漆奩”經考證是迄今發現的最早一隻女性梳妝用品。

  奩蓋壁上繪有一幅出行圖:整幅畫面由26個人物、2輛驂乘、2輛駢車、9只大雁、2只狗、1只豬構成,另有襯托場景的5棵大樹,所反映的內容即是當時女子出嫁場景。豬、狗是那個時代很重要的家庭財富,用之陪嫁女兒也屬重要財物了。大雁則是當時新郎到新娘家迎親時必帶禮物,即所謂“執雁為禮”,也叫“奠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