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湖居士 作品

第1403章 象牙和盜獵

    首先受災的人,就是肯尼亞內陸各處牧場的牧民。眾多牧民在被荼毒之後,拿著手裡的武器與土匪對打,互有傷亡。

    大約是1983年開始,肯尼亞成立了一系列的保護區和國家公園。到1990年,保護區分為禁獵區和牧區。禁獵區裡生存的主要是那些瀕危動物,也就是最值錢的物種。牧區則是一般保護區,裡面的動物不值錢,肯尼亞的牧民也在裡面放牧牛羊。

    這種細分帶來的一個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肯尼亞的牧民不被允許在禁獵區生活。當然了,大多數牧民們也不願意去禁獵區,那裡有土匪嘛。

    另一邊,土匪們也在實踐中總結出了發財的更有效途徑。

    搶牧民,不划算。

    牧民普遍挺窮,真搶不到什麼錢,而且土匪還要面臨牧民的反抗,雙方打槍戰。

    禁獵區被肯尼亞當局設置為了理論上的無人區,那裡太迷人了,因為沒有人呀!全是等著挨宰的野生動物!

    於是土匪們變成了盜獵者,他們瘋狂殺進了禁獵區,什麼動物稀缺,什麼動物值錢,他們就殺什麼動物。

    殺完珍稀動物,立刻採割下最值錢的部位,大象被拔牙,犀牛被割角,長頸鹿被拔眼睫毛,鱷魚被剝皮……

    採割下的值錢貨,土匪們賣給貿易公司,也就是老湯米這號人。

    這次老湯米四人乘坐火車,除了他和女兒,以及被打死的女兒男朋友,還有一個商人。那個商人是個西班牙人,做的是犀牛角的生意。

    往年,乃至爺爺和爺爺的爸爸那兩代人,都是呆在蒙巴薩,坐等肯尼亞人把貨物送到港口來,簡森家的人買下貨物,再用船運到英國和華夏去。

    但去年1992年開始,行情變了,蒙巴薩的好貨越來越少。

    越來越多的貿易商,主動來到內地,從盜獵者和土匪手裡直接買貨,只有這樣才能夠買到最好的貨。

    為了賺錢,也為了謀生和家族產業發展,老湯米在明知路途不太平的情況下,鋌而走險往返於內羅畢和蒙巴薩之間,明明在火車上已經被搶了兩次,還是勇往直前,說到底都是被錢催的。

    至於女兒,詹妮弗今年也跑這條線,一方面是這女孩富有冒險精神,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詹妮弗是簡森家的本代唯一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