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 作品

第751章 仁宣之治,明邊境國防爛成了大窟窿

  【歷代草原之勢力,丟西域和河套者終不成大氣候,原因就是沒有資源!】

  【當時朱瞻基在位時,元朝進士範濟(時已有八十歲)就上書給朱瞻基,河套地區乃是蒙古崛起之根本,只要握住河套地區,蒙古終無崛起之日!】

  【朱瞻基表示....並沒有什麼表示...現在國家政策就是和蒙古友好往來,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

  【後來朔州軍士白榮奏請加強河套的邊防...朱瞻基依舊錶示...沒什麼表示!】

  【再後來大同總兵官武安侯鄭亨看不下去了,上書給朱瞻基。】

  【“近聞虜寇百餘人攜家口至官山近地,牧放就食,馬困力窮,眾不一心。請出兵掩捕,不然請給榜招之。”】

  【上曰:“彼不為寇而加以兵,不仁。惟當撫諭招懷之耳。”】

  【啥意思,鄭亨發現蒙古牧民小規模攜家帶口的遷到了河套地區...給朱瞻基說,,,趁著蒙古沒大規模過來...要不咱給他們抓了,震懾那些想要遷入河套的蒙古人...要不就給他們抓到軍隊裡服兵役...然後分地分房子,變成咱的自己人。】

  【朱瞻基說:這怎麼可以呢...他們只是來咱家放個牧,又沒造反...你逼迫他們不是有損我的仁名?咱不能這樣幹,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告訴他們別惹事就行了!】

  【好傢伙,蒙古牧民那叫一個感激涕零啊,宣宗好皇帝...千古仁君啊!】

  【自此蒙古牧民入河套是一發不可收拾...人多了,你怎麼判斷他是來放牧的還是來造反的?】

  【然後朔州軍士白榮上書說,河套地區就一個東勝衛三千人,擋不住啊...朝廷趕快增兵,這群蒙古人沒人管要出大事的!】

  【朱瞻基表示,東勝衛擋不住是吧?那好辦,撤衛,直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東勝衛給撤了。】

  【自此河套地區三千里居然沒有明軍一個固定據點!】

  【這種戰略部署,也先看了都懷疑自己瞎了眼!他開始懷疑河套是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