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桃三兒 作品

第四十三章 捅英特爾的定眼

Arm架構,也可以稱為進階精簡指令集,AcornrisC。

原本應該是Acorn電腦公司於1983為自家產品所研究,現在嗎,它即將成為遠東半導體公司需要攻克的第一個項目。

計算機經過多年的改進和發展,指令集也更加的龐大,現在最著名的就是英特爾使用的CisC,即複雜指令集。

什麼是指令集架構,兩種架構又有什麼區別呢?

簡單的來說,開發一個cpu就像是開發一棟樓,開發商在開發一棟樓之前需要先找設計人員設計這棟樓。

設計人員不能胡亂設計,要根據國家規定來設計,比如房屋高度,房屋的朝向,窗戶的大小,排水管的大小,消防通道等等一系列的設計。

這個完整的設計方案對於Cpu來說就是指令架構。

那這兩種架構區別在什麼地方。

先說複雜指令集,複雜指令集就是很多個操作步驟都集中到一個指令集裡面,這像極了過去古代辦事一樣。

我們想要辦一件事,對方只會告訴你一個地址,好不容易找到了辦事地點,對方告訴你今天不上班。可算等到了上班,對方還要各種證件,等你拿來了證件,要告訴你需要開證明,這種就是複雜指令集。

而精簡指令集正好完成相反,我們在辦事前,對方會告訴我們幾點去,去哪個地址的幾樓幾層幾號,都需要帶什麼證件,這種就是精簡指令集。

複雜指令集就像是開發一棟樓,複雜繁瑣,它們更宏偉,不過消耗也大,更費建築材料,所以用於大型設備或服務器。

而精簡指令集就像是建造一間樣板房,簡單明瞭。雖說住的人不多,但是五臟俱全,更省時省力。多用於小型設備,如移動通信,便攜式裝備領域。

如果是以前的大型計算機,打死羅念中都不會考慮rm架構,因為它知道完全不可能。不過現在個人電腦使用rm架構完全沒問題,英特爾在個人電腦上的成功不代表複雜指令集在這一領域更實用,純屬是時代造英雄。

實際上,Arm原本歷史上就差點掀翻了英特爾,只可惜運氣差了一點。

1985年Acorn公司開發出了第一代Arm1。僅僅一年後,Arm2研發成功,僅有30000個晶管體的的Arm2這個32位的處理器,他的性能就比集成了130000個晶管體的英特爾80286強大。

不過好景不長,幾個月後,因特爾80386正式發佈。

這個因特爾第一枚32位的處理器讓Arm2變得無人問津,也讓這個名垂青史的偉大芯片走入沒落,直到幾十年後才成就自己的輝煌。

產品無人問津,讓Acorn公司陷入財務和研發資金缺失的雙重困境。

要不是後來想進入通信行業的德州儀器說服了諾基亞,注資Acorn公司開發出了Arm7,這個偉大的產品可能就泯滅於世了。

而這次的合作無疑成為了Arm架構起飛的標誌,讓Arm架構的處理器成為了以後移動通信市場上的霸主。

成功後的Arm不是沒有反攻過因特爾的老巢,即個人電腦市場。不過這時候的英特爾經過多年的發展早已打造了一條寬厚的護城河。

市場上的軟件都是兼容英特爾或基於複雜指令集開發的,精簡指令集沒有市場,就沒有公司花錢開發。應用程序少,就更沒有電腦廠家用Arm的處理器了,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後來英特爾也想過染指小型設備市場,不過也遇到了和Arm一樣的問題,最後不了了之。

可是現在不一樣,距離80286的產品上市還有將近四年,80386就更不用說了。

羅念中完成可以開發出Arm來截胡英特爾pc端市場,併為以後的移動端打下基礎呀。

這就是羅念中的優勢,一個提前四年的機會,甚至可以憑藉著Arm創立入股多家電腦公司,賺取大量資金。

硬件上擁有性能更好的Arm處理器,軟件上憑藉數據庫和表格軟件這兩大利器,不說別的,改變80年代iBm個人電腦一家獨大的情況還是比較簡單的。

最主要的是影響整個信息技術時代的wintel聯盟將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且還是牌桌上最重要的那個,到時候估計名字都要改一下。

至於操作系統,羅念中不是沒想過,但是漂亮國不可能讓這兩大利器掌握在一個外國人手裡。

前期還好說,市場做大後肯定是要交出去的,這個領域只能說現在沒想法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