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萬盛世 作品

780別管閒事

  聽到是隆慶皇帝要見自己,魏廣德自然不能繼續坐著,簡單把已經翻看的奏疏疊好放回去。

  想了想,又把已經票擬好的戶部奏疏帶上,就跟著小內侍出了門。

  “這位公公,陛下只召見我一人嗎?”

  出了文淵閣,魏廣德才有些納悶的問道。

  在他看來,隆慶皇帝這個時候召見他,八成就是為了李芳的事兒來的。

  畢竟陳以勤一早就去求情,他和殷士譫跑去天牢看人,還帶進去郎中給治病。

  不要小看東廠和錦衣衛的能力,或許他們在大牢裡的對話,都已經一直不錯的記錄下來,交給隆慶皇帝看過了。

  要說刑部大牢這種敏感的地方,沒有錦衣衛的探子,魏廣德第一個不相信。

  陳以勤說了,陛下貌似很相信那些話,也就是李芳對他不滿,私下說了壞話。

  能讓隆慶皇帝介意,想來騰祥、孟衝等人肯定是煞費苦心想出來的,能讓隆慶皇帝無法釋懷的話。

  只能說,不佩服這幾位都不行,一年時間就摸清楚了隆慶皇帝的性子,知道什麼樣的話能刺激到他。

  “不知道,我接到的旨意,只是召見魏閣老入宮見駕。”

  那內侍也很客氣,立馬躬身說道。

  “哦,好。”

  魏廣德笑笑,繼續跟在小內侍後面。

  兩人很快就到了乾清宮外,魏廣德要在宮門處候旨才能進去,而小內侍則是進宮通報。

  等不多時,小內侍又急匆匆出來,請魏廣德進去。

  隆慶皇帝是在偏殿接見的魏廣德,平時這裡是他處理奏疏的地方,此時在魏廣德進門後,大殿大門就被從外面關上。

  大門關上,屋裡光線就顯得昏暗。

  此時隆慶皇帝並沒有處理奏疏,而是有些百無聊奈的坐在御座上,看著進來的魏廣德。

  紫禁城的宮殿,雖然是集成了中華能工巧匠聰明才智的結晶,但是畢竟受到技術和材料限制,室內採光並不算好。

  特別是大明的宮殿都建造的非常大氣,一副天家氣派,都是大跨度的立柱支撐屋頂,這樣的佈局使宮殿裡能夠進來的自然光非常有限。

  其實,中國人建造房屋,大多選擇坐北朝南,也就是所謂的朝向,就是因為這種佈局最有利於建築採光。

  我國古建築多以此佈局,如先秦文獻《詩經·小雅·斯干》記載,“噲噲其正,噦噦其冥。君子攸寧”,意思就是指只見正殿(北房)寬敞明亮,偏殿富麗堂皇,利於君王休息。

  紫禁城古建築屋頂簷部向外挑出,並略帶上翹的弧度,形成優美的曲線,稱為挑簷。

  這種曲線形屋面簷口上翹的做法,遮蔽陽光少,有利於建築內部的採光。

  紫禁城古建築挑簷做法與現代建築挑簷有明顯區別,現代建築一般沒有大的挑簷,太陽光透過窗玻璃直接進入室內,使室內明亮,但在夏季過量光線射入室內同時會帶進大量熱量,導致空調能耗的上升,且因為窗口亮度較高,給室內的人們帶來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的干擾。

  相比而言,紫禁城古建築的大挑簷阻擋了大量直射光經由門窗直接直射入殿內,少部分直射光射入建築地面,經由地面漫反射到殿內其他地方,外部直射光經過挑簷的過濾和遮擋變得柔和。

  不僅如此,紫禁城古建築挑簷做法在夏天有利於避免陽光在正午時間照入室內,而在冬天正午時分陽光則恰能照入建築最深處,以獲得建築內部最佳的採光效果。

  建築內部的材料可反射光源,建築材料對光照可產生明顯的影響,古人利用反射率較高的材料將光線更加有效的引入建築內部空間。

  如宋代范成大著《桂海虞衡志》載有:“土人以石灰圬壁,及未乾時以滑石末拂拭之,光瑩如玉”,意思是在建築室內的牆壁上抹上滑石後,牆壁會閃閃發光。

  清代李漁著《笠翁偶集·居室部》載有:“石灰堊壁,磨使極光,上著也;其次則用紙糊,紙糊可使屋柱窗楹共為一色”,意思是用白灰粉刷牆面,再用紙糊,通過反光作用可增加室內的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