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萬盛世 作品

660求退

  要是讓徐階被彈劾搞下去,可就壞了皇帝的想法。

  這也是陳以勤、魏廣德等人從來沒考慮過讓人彈劾徐階的原因。

  要說徐階沒問題,當然不是。

  以前不知道,可經過徐階親弟弟徐陟之事後,魏廣德才想起,後世一直傳說徐階家族富可敵國的傳聞。

  當然,這個傳聞到底幾分真,幾分假,魏廣德還真沒讓人查過。

  開玩笑,沒有皇帝的旨意,誰敢查首輔的家底。

  雖然張齊說了實話,可魏廣德知道,這張齊得了健忘症,把隆慶皇帝早前發的旨意都忘記了。

  就他告徐階的罪行,怎麼說都混不到要造反或者欺君上,也就是說,即便這些東西都對,可也在隆慶皇帝大赦詔赦免的罪行裡。

  雖然奏疏裡硬塞進一句“天下惟知有階,不知有陛下”,更是其心可誅。

  “知道了,你下去吧。”

  魏廣德都不想繼續聽下去,知道張齊這人要倒黴,誰還會關心一個倒黴蛋。

  不過就在蘆布退到門前準備出門的時候,魏廣德忽然又開口問道:“給我查查,這個張齊和徐階有什麼恩怨?”

  “是,老爺。”

  蘆布答應一聲,這才轉身出門。

  他這話,其實既是因為好奇張齊出手的原因,也是表明此事和裕袛無關,把自己撇出去。

  按照魏廣德的猜測,這個張齊應該是因為其他原因和徐階結怨,而昨日陳以勤鬧出的風波讓張齊以為有機可乘,所以在今日出手彈劾。

  只可惜,他看懂大勢,卻沒看懂皇帝。

  “膚淺了。”

  蘆布走後,魏廣德嘴裡才嘀咕一句。

  真的要彈劾,陳以勤、魏廣德,誰不是招招手,就有大把人搶著上來做事,哪裡輪得到他張齊來彈劾。

  果然,散衙前就傳出宮裡有旨意下發,“徐階輔弼首臣,忠誠體國,朕所素鑑,張齊輒敢肆意詆誣,姑調外任用。”

  旨意一份發內閣,一份發吏部,讓吏部給張齊找個外放的差事。

  蘆布過來通報的時候,還一臉懵逼的樣子。

  雖然早上魏廣德的吩咐讓他嗅到一點不同尋常的味道,可他鑽研的可不是官場那套,更多其實還是蠅營狗苟之道,所以並沒有想明白,這張齊怎麼被處罰了。

  科道言官發起彈劾,少有直接被處置的,大多是被申敕風言奏事。

  “讓你打聽神機營的事兒,有消息了嗎?”

  說完張齊,魏廣德又開口問起之前交代蘆布的事兒。

  好吧,雖然身邊被錦衣衛放個探子,或許許多人會覺得麻煩,或者危險,可魏廣德卻覺得是好事兒。

  必然要打聽京營的消息,要是讓張吉去做,怕是要花一兩個月的時間才會有結果。

  可是讓蘆布去查,十天半個月就能有消息,畢竟廠衛就是京城的地頭蛇,城裡城外風吹草動那是敏感的很。

  至於蘆布彙報上去,魏廣德也不怕,畢竟是隆慶皇帝吩咐的,讓他和戚繼光接觸,等譚綸到京後還要贊理京營軍務,他也要接觸。

  事先不多瞭解京營的情況怎麼行,這事兒密報到隆慶皇帝那裡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

  “老爺,我找那幫鄰居打聽了,神機營這幾個月管理有些嚴厲,不好接近,所以消息不多,其他的又多是勳貴家族把持,很複雜,小人還在梳理其中關係。”

  蘆布是京城土著,所以以往在魏廣德面前都是以消息靈通來展現自己的用處。

  “那你加把勁,儘快查清楚實情,缺銀子就找張吉要。”

  魏廣德吩咐一句後才讓他離開。

  明朝的京營,從最初朱元璋定下的五軍營到朱棣時期形成三大營,再到景泰年間出現十團營,英宗復辟復辟後又恢復三大營編制。

  不過還沒完,憲宗時期三大營編制又被打散改編成十二團營,正德皇帝時期也沒閒著,在十二團營基礎上增加了東、西官廳,還調數萬精銳邊軍入京編為“四外家”。

  嘉靖皇帝的時候,這些變化全部被廢除,又恢復永樂時期舊制,依舊是三大營,即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

  這麼一圈折騰下來,京營也就糟了罪。

  洪武時期,京營有官軍二十萬,永樂時期是巔峰,兵力高達三十餘萬,若是加上中都、山東、河南、大寧等都司兵十六萬“班軍”,京營總兵力超過五十萬人。